正文

“脱轨”―成功就在前面

再启动 作者:(日)大前研一


能进入排名前几位的知名企业的人,进中小型企业是轻而易举的事。与其被大型企业的繁重枷锁套住,还不如在极具发展潜力的风险型企业或者资金雄厚但缺乏人才或无继承人而苦恼的中小企业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如果那样,年纪轻轻就可以大显身手,10年以后就有可能荣登公司最高职位。

在美国,从斯坦福大学或哈佛大学等一流大学毕业后进大型企业,被认为是一种“愚蠢”之举。好不容易刻苦努力完成了学业,却进那些无聊透顶的大型企业的人被当做是傻瓜。毕业于上述一流大学的过半的学生,通常都会选择自己创业或进前辈创立的风险型企业,挑战未来的发展可能性。或者是选择像麦肯锡这样员工教育体制健全的严格的企业,并接受5~10年的斯巴达式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技巧,到了30多岁就去当大型企业公司的总裁或副总裁一职。

相比之下,日本大学生的“求大求稳”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还有所加强。其背后施加负面影响的有以下三种人。

第一个就是大学研究小组的教授、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他们把学生送进知名企业当作是一种“勋章”;其次就是父母。若自己的子女被某知名企业和不知名的中小型企业同时录用的话,恐怕没有哪个父母会主动向子女推荐后者的;最后就是学生自己。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自出生以来一直沿着“既定轨道”循序渐进。而现实世界就是如果一味地只会遵循固有模式,你也只能拿到平均工资。

打破固有模式,当然会有因失败而流落街头的风险,但同时你能不受年龄约束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可能成为一名年轻富豪。我想你们应该认真地考虑到底哪种人生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和以往相比,现在社会“成功的金钥匙”完全不一样。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的年代,重要的是“实践经验”。能制造5万美元的机器设备的话,下一步就是要制造50万美元的设备,就这样一直不断追求更大、更快的“规模经济”效应。在这种经济环境背景下,经验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年轻的时候就得拼命积累经验,以便将来利用这些经验大展宏图。

但那样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经济成熟,低速增长的大环境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秘诀在于有没有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考力”,有没有积极求新的能力。以前的经验变得毫无意义,甚至会成为你的绊脚石。因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往往使人囿于常规,妨碍人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思想陈旧的人是做不成大事的。能做成大事的,往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一代。

那么如何管理和激励这些敢作敢为的年轻人呢?这将是下一章节的主题。00

IBM出售电脑业务的背后

2000年上半年大幅度拉动整个电机产业业绩的数码相机、DVD录像机、平板电视等“数码家电”,自进入2005年以来明显放慢了发展速度。其主要原因是过度竞争引起了价格暴跌,这种结果完全在预料之中。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就是电子手表。早在30年前,SEIKO(精工)开发出了石英振荡器和电子手表,为一直以来以精准度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传统钟表行业画上了句号。但由于石英表主体芯片实现了模块化,一个芯片的价格暴跌至150日元。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它的主要竞争对手――CITIZEN(西铁城)通过把廉价的产品组件卖给世界各国的钟表生产商,巩固和发展了企业经营。与此相比,一度堪称具有世界最先进技术的精工,却未能赶上注重外观时尚的时代发展潮流而慢慢落后。

与靠传统手艺和技能决定胜负的模拟时代不同,数字时代的市场竞争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若想生存与发展,要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沿,成为不断创造崭新的时代潮流的品牌领导者,要么专注于“零部件生产”或“委托生产”(OEM、ODM等用委托方的品牌进行设计和生产或电子制造服务EMS等),别无他途。

直到现在,很多日本企业经营者都没有真正理会当初IBM公司把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中国联想背后的真正含义。

如今的个人电脑生产说白了就是各个零部件的简单组装。美国戴尔,凭借号称产品的流通成本等同于联邦快递运费成本的优势,迅速上升为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电脑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必需品,和日常生活中的面粉没什么太大区别了。阿根廷产的小麦和加拿大或澳大利亚产的小麦相比,除了在味道和价格上有所差别之外,没什么两样。同样,不管电脑的实际生产地和生产商是谁,其本身的功能没有太大差别。在这里,只有像戴尔这种专注于“组装生产”,钻研生产“无印良品”的企业才能得以生存。而如今,戴尔也面临着产品订单及组装模式过时了的困境。其原因是半导体价格大幅度降低和产品性能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导致功能齐全的量产成本低于个别订单生产成本。只要从一开始就把那些消费者可能希望的功能安装到产品中的话,个别订单需求将会大幅度减少。

何况,IBM曾经是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生产商。即便如此,IBM认为个人电脑领域已经无利可图,便决定放弃该产业。排名世界第二的惠普公司,也曾一度因为电脑事业业绩不佳而以追究责任的形式解雇了一向具有铁腕女性之称的卡莉?费奥莉娜(Carly Fiorina)总裁兼CEO。而如今,惠普电脑业绩斐然并有可能超过戴尔。

那么,其余的电脑生产商未来的命运将会如何呢?特别是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流通成本比例超过50%的NEC、富士通、索尼等日本生产商,如果照目前情况,它们将很难在日益激烈的价格战中生存下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