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觉得“可惜了”的时候,人生就已经输了

知性力 作者:(日)大前研一


现在回头看看,90%以上的“麦肯锡”员工都有商务经验,而且也都取得了MBA(管理学硕士)。而我从一个连基本的社会常识都不懂的门外汉变成了经营顾问,并且还一直坚持了下来。能跨越这些障碍,都是托进入公司第一年时没日没夜读资料的福。到最后,我只要读了封面和最初的几页纸就能预想出大概的结论。而且,无论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在瞬间找到接近解决的方法。这就像是当你练习了1000次以上的棒球击球后,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球,你都能从容地捕捉到。

在我的生活方式中,还有另外一个特征。那就是,一旦觉得“可惜了”,就按下清零的按钮。在觉得“可惜了”的那一刻,人生就已经输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人们也许还能够维持一定的地位和收入,但人会因此而变得保守,丧失积极向上的欲望。日立在挽留我的时候,也说了这样的话――“好不容易在MIT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且成了原子炉的技师,现在辞职太可惜了。”

可是,我当时想的是,“我才28岁,不可能有什么太可惜的事情。虽然学习原子能的这9年变得没用了,但我觉得还可以从头再来。”

如今,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那之后到现在为止,我又按了两次清零按钮,一次是在50岁离开麦肯锡的时候,另一次是从政治活动的领域收手的时候。但我并没有觉得,放弃以前积累的东西是非常“可惜了”的事情。

不单是我,在年轻的时候谁都可以从头再来。但是,从头再来的时候,需要一种决断力。如果还幻想着实在不行就返回去,是绝对不可以的。要切断退路,必须要想着,这才是我的生存之道。抱着这个决心,并且无论在下班后还是在周末都要给自己不断投资,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实现不了的事情。

我在“麦肯锡”看到过几千个员工。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之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成功的人不论遇到什么工作都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不成功的人总是对工作挑挑拣拣。

当有工作任务时,由我来具体分配。例如,我决定了某个工作让3个人干,可是在传达给个人的时候,有人就会用各种不能再愚蠢的理由来拒绝。例如,“我对银行有兴趣,想做金融领域的工作,所以就不要把制造业的工作给我了吧。”,“因为家有妻子,所以不能离开日本。”

当你选择了从事顾问这个职业后,那么在有客户的地方完成工作就是铁定的原则。这时候,是不是有好的报酬、有没有自己的舞台、对自己的将来是不是有利等,都不是挑剔的理由。因为有顾客支付咨询费,这个职业才得以成立。只要有需要进行背景调查的工作,就必须要去。我在20世纪70年代,接手了很多日本企业进入美国的工作,为了市场调查,我走遍了美国50个州中的47个。虽然说顾问这个职业已经变得“全球化”了,并且要大家分工去做,但是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一还是需要自己亲自确认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