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节:可敬的美德(1)

道德情操论 作者:(英)亚当·斯密


    7 可敬的美德


  旁观者将心比心去体谅当事人,当事人也力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照顾旁观者的感受,这两种努力确立了两种不同的美德。前者带来了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公正无私和谦逊仁慈;后者则造就了雍容持重、自我克制的人品,将激情纳入自尊自爱、合理恰当的轨道。

  如果有人以慈悲的心肠回应着他人的点滴感受,为他们的不幸而伤心,为他们的遭遇而不平,为他们的好运而欣喜,他在我们眼中会是一个多么和蔼可亲的人啊!如果我们将自己换作他的朋友,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们对他的感激之情,感受到他们从挚友那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得到的安慰。相反,一个铁石心肠,自私自利,对别人的欢乐和痛苦无动于衷的人,在我们看来又是多么面目可憎!此时,我们也完全能够理解他给周围人带来的痛苦,尤其是那些最令人同情的可怜人和受害者。

  另一方面,那些为了维护自尊、体谅他人而刻意自制,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做到处变不惊的人,他们高贵得体的风度总是令人难忘。那些只会唉声叹气、哭天抹泪、吵吵闹闹来博得同情的人实在让我们讨厌。但是,那种庄重沉静的悲哀,只有在红肿的双眼、颤抖的嘴唇以及看似冷淡无心却动人心弦的举止中才有所表露的痛苦,却令我们肃然起敬,让我们同样陷入沉默。为了表示我们的敬意,我们忐忑不安地检查着自己的行为,生怕举止不当破坏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无独有偶,当我们放任胸中的怒火不加任何节制的时候,那种傲慢蛮横的态度是最令人讨厌的。但是那种愤恨之中却不失宽宏大量的气度却让我们由衷钦佩。即使遭受莫大的伤害,它也不会超越公正的旁观者发自良心的义愤,纵容自己内心的怒火恣意的反击。它不允许言行越过情理的界限,甚至内心也像一个无关紧要的过客一样平常,丝毫不要求更痛快的报复和更沉重的惩罚。

  因此,完美无瑕的人性,就是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就是公正无私和慈善博爱的情怀。唯有如此,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感情上的沟通与和谐,才能产生得体适度的行为。基督教最伟大的律法规定,我们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我们的邻人,因此我们对自己的爱不要超过我们给予邻人的爱,换言之,我们爱自己不要超过邻人爱我们,这也是一条举世无双的法则。

  如果我们对超凡脱俗的品味和见识赞不绝口,深感敬佩,那么这种细腻的感觉和敏锐的眼光一定是难得一见。同样,在人们看来,敏感和自制的品质绝非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只有卓越不群之士才能具备。仁慈使人和蔼可亲,不过确实需要一种远非粗俗匹夫所能想象的细腻情感。宽宏大量纵然崇高,但无疑要求软弱的常人所无法达到的自制力。就像小聪明中产生不了天才一样,日常的伦理规范也造就不了美德。美德是卓越非凡、崇高优异的品质,远远超越世俗的标准。善解人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让人觉得和蔼可亲,那温文尔雅的态度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常常出人意料。自我控制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令人肃然起敬,能够抑制常人按捺不住的激动实在让人惊异。

  在这方面,那些可钦可敬的德行和那些只能点头认可的品行之间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很多时候,只要具有多数凡人所能做到的平常的敏感和自制(有时甚至连这点都不用),就可以达到完美适宜的水平。举一个非常粗俗的例子,在一般场合,肚子饿了就吃东西当然是无可非议的,没有人会表示反对。但是我们如果说这是美德,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了。相反,在有些情况下是很不容易达到尽善尽美的,比如那些需要竭尽全力克制自我的场合,这时行为只要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即使并不十全十美,也仍然是一种可贵的美德。当人性遭遇强烈的刺激时,即使已经做了最大限度的克制,但由于人类天生的缺陷,软弱的人性总要发出叫喊,无法将内心的激动限制在旁人能够容忍的程度。因此,此时受难者的行为即使不是十分得体,也仍然值得称道,甚至可以称得上有修养。这种宽宏大量是常人力所不及的,虽然不是无可挑剔,但是比起在这种难堪的场合中司空见惯的行为来,仍然非常难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