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的横向民主体制中,每次竞选的时候政治家们都会竞相抛出最诱人的施政目标,美国如此,欧盟也是如此。2000年,欧盟就曾宣誓要使自己“在2010年成为世界最具活力的知识经济实体。”
比较一下这一从未实现的宣言与自从邓小平1979年宣布中国要在2000年发展成为经济强国后中国所发生的变化吧。邓小平知道经济发展是解决贫穷落后的唯一途径。与之对比,欧盟不仅没有倾听人民的心声,也没有为企业家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那么政治家提出的宏伟目标又怎么可能实现呢?
在中国的纵向民主体系中,提出的目标并非竞选承诺,而是可以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合作实现的切实可行的目标。
在中国的纵向民主体系中,目标是由上层领导制订的,但是源于基层的心声,而且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经过试点之后再实施的。中国的目标都是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大前提。未来几十年中国需要什么?中国需要如何适应外界影响?中国如何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在这一大前提下进行,而且正因为这一大前提,人们不会感觉受到了限制,而是得到了引导。
在这些总体目标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在“保持群体一致性”的同时设立、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全身心投入到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小康生活的过程之中。这样看来,中国最初的新制度是自下而上由一个偏远村庄的18位农民来推动的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他们决定放弃集体耕种,把土地承包到各家各户,从而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农业新制度。他们的故事详见本书第二章。
在地方和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这些农民自下而上的成功试点迅速推广到了全国。1982年,中国修正了宪法,把这一重大农业政策改革写了进去。农民看到了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果然,在很短一段时间内,中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就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领域。在这一过程中,动力与竞争是最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