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替人类思考吃我们的花样(3)

鸭子 作者:何明敏


“三个人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怎么也想不出剩下钱的方法,于是,就各自分开了。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必须单独生存,不能联手合作,更不能给人打工。第一个先生非常聪明,他用铜板买了一个葫芦丝,来到小岛最繁华的地段吹起了葫芦丝,半天下来,他的面前已经是满满的铜板了。

袁枚拦住话头,“怎么这么巧,他竟然会吹葫芦丝?”

小鸭子道:“不要在末节上下工夫,听我继续说。第二个先生也非常聪明,他发现这个岛上的居民都不穿鞋子,于是,就去树林里编了许多草鞋,自己穿上在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招摇行走,许多人都觉得这个创新真是有味道,纷纷购买他的鞋子。可想而知,一会工夫,他就赚了许多铜板,那一枚铜板并没有花。”

袁枚大笑:“这故事太离奇了,怎么偏偏那里的居民没有鞋子穿?”

小鸭子继续说道:“第三个先生真是个没头脑的家伙,或许他太懒惰了,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找了个小吃部,把钱全买了饭和啤酒,酒足饭饱以后,就钻进一辆被废弃的丰田汽车里美美地睡了一觉……

袁枚哈哈大笑,“我想那位先生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小鸭子很奇怪,“为什么?难道你听过这个故事?”

“不,我没有听过,但是,这个故事给人的指导意义一定在第三个人身上,不然,创新就不能称之为创新了。”

小鸭子索然了,“那么,如果你是那第三个人应该怎么做呢?”

袁枚想也不想,便说道:“冒充警察把他们的钱都抢来!”

小鸭子看着袁枚洋洋得意的样子,很不友好地说道:“你虽然知道故事的结局,但是,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可知道?”

“这还不简单,它是告诉人,企业要生存发展就一定要有创新精神,要获得丰厚的利润,不仅仅是会吃市场,最重要的是懂得怎样吃掉市场的人。”

袁枚在后来的日子里,一直坚信,只要有员工和自己的创新精神,企业就能永恒而在。但是,这种好事情仿佛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久,企业就在不知名的情况下发生了些许问题。袁枚虽然知道问题出在哪,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办。

养鸭子的公司越来越多,竞争已经是白热化了。蒲松龄来建议说,把全部的鸭子武装上,跟那些竞争企业大杀一回。武器方面他来提供!

袁枚摇头,这可是不正当竞争啊!况且,那些鸭子不是打仗的材料,你不能让一只狼去耕地,同样,不能让鸭子上战场!

蒲松龄又出了个主意,可以在月黑风高的晚上,去把别企业的鸭子全部杀掉。袁枚见他说得越来越不像话了,就把他赶了出去。

思索良久,他便通知小鸭子,让他把所有的鸭子都集合起来,他要训话!

“我可爱的员工们,最近,你们用你的生命给企业换来了不少的财富,但是现在,像你们这样的员工已经越来越多了,有的鸭子已经不怕死了,就是为了一点点薪水。竞争啊!我们创新,可是别人也在创新,昨天,我了解到了有一家企业,竟然推出了活鸭子掌,就是让鸭子在一快烧红的铁板上来回的走,可怜啊!你们说,我怎么可以那么残忍的来做这样的事情呢?天打五雷轰啊!”

这话一讲完,下面真是掌声如潮,袁枚就在这光辉的场景下无奈地走下了台。后面的掌声更响了,哪只鸭子也不知道袁牧只是想动员鸭子们去做活鸭子,可是――

袁枚在一段时间里一直闷闷不乐,许多鸭子还在玩创新,这些伟大的员工们用自己的身体去给企业做贡献,得到的只有一点点抚恤金。

袁枚也不想自己这么混蛋,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当一个动物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注定了你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你是老板,就要硬下心肠从员工的身上用最粗的水泵抽血。因为你是老板!

袁枚在想了很久以后,突然觉得自己的身体轻了许多,他急忙去翻《道藏》,他认为自己可能要羽化成仙,但是翻遍了道家典籍,也没有记载,养鸭子的人可以成仙。唉声叹气的当儿,蒲松龄来了。

一见到袁枚,蒲松龄就大惊小怪,说是你瘦了,说瘦了之后就大骂开鸭子公司的那群家伙。袁枚也不管他,蒲松龄骂的口干舌燥才肯罢休,看了看袁枚暗淡的表情,说道:“其实你现在是陷进了思维定势。你只想着怎么可以解决企业现状,为什么不将这个问题先搁置起来呢?”

袁枚第一次觉得这个朋友说的话有道理,就示意他说下去。

蒲松龄高兴地、吐沫横飞地,“我和鬼狐打交道许多年了,我就有这样的体验:在尝试解决一个问题而毫无结果时,可以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比如我找不到鬼的鞋子,就不去找了,过不了几天鞋子自己就跑出来了。”

“你别装神弄鬼的!”

“我的意思是说,你先将事情放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办法。别总是想着你的鸭子了,咱们出去喝一杯?”

袁枚摇头。

“的确,思维定势是阻碍人的创造发挥。”蒲松龄喘了一大口气,“但是你可以自己设计出一些妙招来,转移注意角度,让自己意念一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