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彻底改变不良态度(3)

态度决定一切 作者:(美)哈瑞尔


几乎从所有相关的事情中,你都可以获得教益。它们不总是立即显现,但是,如果从长远的眼光看,现在发生的一切问题都只是暂时的,如果这样看,你就不会那么痛苦或者不会产生消极的态度。

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些事,一开始似乎都是难以面对或难以换个角度来看待的。例如,挚爱的人去世,会引发强烈的痛苦之情。每当你想到你已经学会如何控制它的时候,悲痛就会出其不意地重新出现。一开始,这种痛苦似乎是难以忍受的,但痛苦终将过去。不管你是否相信,痛苦都有一定的发展走向。已经有很多好书,对痛苦的发展过程进行过讨论,咨询师可以据此帮助你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因挚爱的人去世所带来的痛苦,当然也可以如此解决。我并不认为这很容易,它从来就不简单,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办法换个角度重新看待痛苦的。我发现,当我坚信已逝的挚爱者是希望我能继续生活、享受幸福时,反而有助于我走出内心的痛苦。

所以,如何看待痛苦与沮丧,决定了这些情绪是得到缓和还是更加严重。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上,你我都无法控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但我们确实有权控制自己如何回应,确实有能力控制自己面对世界的态度。我们并非孤立无援。

13岁的时候,有一次我从体育馆打完球回家,发现我的父亲正在收拾行李。他把我叫进卧室,说:“我要走了。你妈妈和我多年来无法很好地相处。我打算去别的地方生活,我们要离婚了。”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早已习惯把门关上,把枕头压在头上,这样就可以听不到他们的争吵。我的姐姐则会设法平息他们的争吵。她现在是一位警官,顺便说一句,她继续扮演着“和事老”的角色。当时,我问父亲能否带我回到体育馆。现在回想起来,我只是想设法和他多待一段时间。对于他的离开,我有一种负罪感,好像我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一样。我心中充满愧疚和遗憾,似乎他们无法好好相处都是我的过错。

在回体育馆的路上,我们没有说多少话。我觉得我了解一切,能够解决问题。我记得我下车时说道:“再见,爸爸。”这是我唯一能说出口的话。

当时,离婚不像现在这样司空见惯,我又内疚又羞愧。当朋友们问我爸爸在哪里时,我会告诉他们,他病了或者正在休假。我对篮球、朋友和学校都失去了兴趣。从外表上看,我变得沉默寡言,但是,我的内心对话却并非如此:“我永远都接受不了,我的人生全完了!我为什么不设法让他们继续在一起呢?”

我的祖母看到我闷闷不乐,问明缘由后,她对我说:“你钻进牛角尖儿里去了,他们离婚不是你的错。”

我问她,是否能够让父亲回到母亲身边。然而祖母知道,结束这段婚姻是最好的选择。她告诉我,我的父母永远不会破镜重圆了,但他们仍然是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告诉她,我担心父亲会走远并把我忘了。“他只是搬走了,”祖母说,“但他永远不会离开你或忘记你。”

我的祖母,用她的智慧,把父母离婚的重负从我的肩上卸掉了。她看出我把父母离婚的责任归咎于自己,而这也是许多经历双亲离婚的孩子的共同心结。她还注意到,我把父亲离家出走理解为完全弃我而去,所以她向我保证父亲不会那样。她帮助我认识到,我的生活并未天塌地陷,依然有强大的家庭基础在支持着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