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金融危机:更加可怕的是信心危机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作者:孙新阳


从2007年开始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了2008年下半年愈演愈烈,已演变为一场前所未见的金融危机,波及整个西方金融体系,股市受到重创,财富迅猛蒸发,美国、日本等国股市已创近年来新低……并逐渐从金融危机过渡为经济危机,企业破产接连不断,失业率节节上升。

这给了那些迷信资本神话的人带来严重创伤。回顾2008年世界经济,能否解决金融危机成了决定金融市场兴衰存亡的“分水岭”。

为了挽救金融市场的动荡,美联储及欧洲央行等,采取注资救市、降息等一系列措施,一场拯救金融市场的全球性行动正在展开。

但问题的关键是,西方联手救市能奏效吗?近年来,西方不断流行这样的经济词汇:美元贬值、美国双赤字、油价猛涨、通胀加剧、美国次贷危机、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就业形势严峻等等,这一切都是美国经济趋弱的强烈征兆,那么,仅凭西方联手救市,又怎么可能彻底阻止美国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呢?

更要命的是,至今谁也说不出这场危机的“底”在哪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曾说,次贷危机在信贷市场引发的信心危机,可能比过去20年中任何一次金融震荡持续的时间都要长。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在危机的冲击下,偶像们表现出来的脆弱却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巅峰,对美国和欧洲经济形成强烈冲击,“日本制造”几乎占领各个领域,美国经济则进入停滞。不过,后来日本经济在日元大幅升值和自身泡沫的冲击下停止增长,进入“失去的十年”,而美国利用日本衰退的机会,发挥自己的高科技优势,大力发展以IT产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经济”,拉动了将近10年的发展,但最终,IT泡沫还是不可避免地破灭。2000年之后,美国在IT泡沫破灭和“9·11”事件的冲击下,经济再度低迷,这一次,美国选择了以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并再度支撑了将近10年的经济发展,但是最终形成的泡沫比当初IT泡沫还大,冲击也更为强烈。

如果说第一个10年是受到日本的冲击,那么最近10年,就是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中国的制造业和印度的服务业在全球市场异军突起,迅速颠覆了过去几十年的全球经济格局。自“二战”之后,美国一直是全球经济无可争议的霸主,但是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使得全球资金和市场开始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去美国化”倾向,华尔街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只是这种全球经济格局演变中的必然现象。

对美国而言,IT泡沫破灭了,房地产泡沫破灭了,明天呢,还能指望什么?美国历来是一个储蓄率极低、以信用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社会,换一个通俗说法就是举债度日,现在美元面临信任危机,连债都要借不到了,日后需要如何维持经济增长呢?

乱象与信心相关,而信心则来自二战后的美元中心货币地位。这一地位来自上次世界大战遗留的美国霸权,这是问题的真相。从雷曼兄弟破产,到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次贷危机让市场和大众对美国金融业失去信任,而信任危机加速了美国金融业的危机,与其说是银行破产,更准确的说是信任破产。

美国数千亿美元的拯救方案,并非只是要拯救美国金融业的信用危机,而是试图保住美国经济在全球的信用,其实单单这数千亿美元并不能拯救美国经济,这仅仅是要打通信用市场的一个死结,最终要保住美国这个借债大国的信用。

除了金融危机,美国工业生产情况基本停滞,产业危机、财政危机与金融危机纠缠在一起,构成美国经济的整体衰退。美元的强势地位和美国经济在全世界的领导地位都在削弱,连同美国深陷中东“泥沼”不能自拔,对美国在全球的超强地位打击沉重。

有分析家指出,此次金融危机其实是在重塑全球财富权力格局。这场权力转移的载体,是财富的转移,其过程可能恰恰是新兴市场国家,比如中国,在过去的30年间陆续加入全球的分工体系,逐步改变全球的贸易、投资、金融秩序。而次贷危机,正好是这样一个全球分工和竞争的格局渐变的拐点。即便次贷危机不能终结美国时代,但在非西方人的眼里,偶像正在步入黄昏。

而中国也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并带动周边国家经济增长,被誉为“东方经济火车头”,中国逐渐成为处理全球大事不可缺少的“要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