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78:光明的中国(6)

奔腾入海 作者:吴比


李安民做焦炭多年,生意甚至做到了国外。在与李安民的交往中,李海仓了解到,相比流通业,焦炭行业更有利润可图。他动心了,背着铺盖卷来到了李安民的焦炭厂,在那里学原料选购、焦炭生产的全套工艺、生产管理和市场销售。1987年春节,李海仓拿出20万元,又向信用社贷款10万元,和国有企业闻喜县白水泥厂一起,成立年产1万吨的联合焦化厂。但当1000吨焦炭生产出来,销售却成了难题。临汾、运城、西安、三门峡、洛阳、焦作、新乡,李海仓跑了无数地方,可对方要么只用机焦,要么只用土焦。

今天是残酷的,明天是残酷的,可后天是光明的。很多人倒在明天的晚上,坚持到后天的,总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不言放弃的李海仓,带着焦炭找到了河南济源钢铁厂的厂长,最终这位厂长买下了他的全部焦炭。

李海仓打听到南方焦炭价格更高,只是运输有困难。他找到三门峡车务段,提出“运输单位和焦炭厂形成长期合作,双方共同出资建厂,也就是实现双方的捆绑经营”的设想。车务段负责人听了李海仓的想法,也对焦炭业的丰厚利润产生了兴趣,双方各出资70万元,成立了年产3万吨的闻喜三铁焦炭厂。以闻喜三铁焦炭厂为依托,李海仓组建了三铁焦化总厂,这便是后来山西省最大的民营企业――海鑫集团的前身。

像陈凯旋与李海仓不显山不露水,他们的“出格”往往只是被诠释为生存使然。所以,创业之初注定少为人知。之所以被历史提及,在于日后的辉煌。不过,1978年不只是企业家们“隐姓埋名”式的开端,同样也有改革的模板。他们的改革,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但在这一年,他们的成功可以为人们理直气壮的倡导改革提供一个有力的佐证。

这年,虽然吴仁宝还没有达到红遍全中国、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极盛,可华西村已开始有了名头。初冬,中宣部部长张平化会同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两家新闻单位,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宣传一批农村的先进典型,华西村被列为重点。新华社江苏分社记者袁养和受总社之召赴北京撰写稿件。第一篇报道《农民爱这样的社会主义》由新华社向全国播发。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几乎以整版篇幅刊出了此稿,头版右上方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全国所有的省报(除台湾外)和直辖市报,都在显著地位刊登了这篇通讯。

华西村确实值得国内主流的媒体如此大张旗鼓的报道,因为这一年华西总计实现产值万元,创造利税万元,人均分配水平达到220元;200多户社员全部住进新盖的瓦房,建成了当时连苏南大部分县城都还没有的五层大楼,用来办托儿所、中小学;粮食亩产达到2720斤,妇女生孩子或计划生育动手术,给予假期,假期内工分照记,发营养费;老人或五保户,不仅供应口粮、柴草、蔬菜,每月还发零用钱。

华西村的成就很大程度源于吴仁宝。这个外表慈祥的老头,既是一个农村基层政权的领导者,又是一个乡村公司的企业家。正是这个有着极强政治情节的农民企业家在1970年发动了一次胆大的举措。1970年,政治环境对于非农业化的发展变得有利起来。当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通过年度经济计划,政府决定要加速农村现代化和尽力发展小型地方工业。并且在1970年召开的北方农业会议上,提出了增加农村基本建设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号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