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书评:“不为上,只唯实”的经典之作

给你的工作穿上防弹衣 作者:(美)史蒂芬·维斯库西


“不为上,只唯实”的经典之作

――评《给你的工作穿上防弹衣》

2008年下半年,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世界,给本不乐观的中国就业形势雪上加霜。现在,如果你走在大街上,随便拦下一位人问,“你觉得现在找工作容易吗?”相信十个人里有九个会不加思索地回答:“不容易。”的确,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就业和失业就像两个幽灵时刻陪伴在左右,令我们每天上班时如履薄冰,每晚入睡前忐忑不安。因此,许多人这时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希望早日找到让自己快速找到工作、让自己保住饭碗的最佳方法。而笔者不久前,有幸读到了一本《给你的工作穿上防弹衣》的原版书,通读后,觉得它可称得上是解决上述难题,特别是如何保住饭碗这一大众难题的良方之一。于是,废寝忘食般将其翻译成中文,以求早日让被就业和失业困扰的同胞们一睹为快。

如何用一句最简单地话来点评本书,笔者思前想后,最后决定引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那句“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中的话来评价。毋庸置疑,用“不唯上,只唯实”这6个字来评价它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知道,国人在初选图书时会往往下意识地有个习惯,那就是喜欢书的“名人效应”。即在挑选图书时,往往会先看书是不是有众多名人推荐,书的作者是不是自己眼中的成功人士。事实上,恰恰是这种“名人效应”令许多读者错失了及时阅读好书的良机。因为在营销理念操纵图书市场格局的今天,“营销”出来的书大多是以“迎合”大众内心“名人效应”的手法掏出你口袋里的钱。一般而言,此手法让许多商家屡试不爽,间接导致了“书海难觅知音”的现状。

言归正转。笔者为何会废寝忘食地翻译此书,为何想写点东西来向读者谈谈感受,个人觉得,如今在茫茫励志书海,能淘到一本有实用价值的书并不容易,有价值且符合市场需要则更不容易。而该书可算得上是其中一本。我们姑且不谈作者是不是“职场教父”,我们“只唯实”地来看本书就会发现,作者在文章设置、编排上是用了心思的,策略之下有解决方案,方案中还不时配以真实案例及要点总结。这种文章架构的设置很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每位读者都能从书中四大策略和50个解决方案中受到启发并找到适合自己取用的方法(虽然作者建议人们将50个方法都落到实处)来保住自己的饭碗。

美国人的务实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这本书给笔者的最深感触是作者通篇没有自顾自话,而是站在人性高度,在融合东西方文化差异并提炼出切实可行思维视角的基础上,将“如何保住饭碗”归纳为四个策略,即常常露面,屡屡现身;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扬长避短,迅速崛起;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我们知道,上述道理看似浅显但在实际生活中都能做到的人却不多。于是,作者附之以50个方案,从如何与领导、同事相处;如何正确看待工作;如何把握机会等实战角度,以端正态度、积极正确思考为前提,围绕“如何保住饭碗”这个核心,将成长型职业规划应当考虑到的方方面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举“早来晚走”为例。如今的上班族,大多不愿意早来晚走,有时提前到单位也并非真心情愿,更多时候是担心交通状况导致迟到而被扣工资。而在作者眼中,“早来晚走”恰恰是重要的细节之一,站在领导的角度想,每位领导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兢兢业业,希望在需要他们的时候,员工已坐在那等候召唤。早来晚走,不是让你在没加班费的时候傻干、蛮干,而仅仅是让你比领导和同事们早来10分钟,比他们晚走10分钟罢了,这里面蕴含的,不是简单的小伎俩,而是一种人性的表达,一种能与领导换位思考觉悟的体现。虽然短期之内未必见效,但坚持下来,其效果将妙不可言。

再举“成为别人的导师”为例。相信许多初到新公司上班的人会发现,工作中能主动为你提供指导和帮助的人越来越少了。原因很简单,10多亿人口竞争那少得可怜的岗位,在“自保”意识之下,许多人还受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理念的影响,因而不愿向需要帮助的同事伸出援手。而在本书作者看来,这样做大错特错。笔者是认同作者观点的,因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最终结局将会是大家都饿死。这点从我国中医的青黄不接就能看得出来,现在我国的名老中医,用句不中听但却很客观实在的话讲,真的是“走一个少一个”了。因此,成为年轻员工,成为有培养前途同事的导师,从长远看结局必将是双赢。要知道,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竞争虽然激烈,“知恩图报”固然已貌似人们的奢侈品,但作者和笔者都坚信,帮助值得帮助的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洋洋洒洒千余字,道不尽笔者的感触。这本书到底能否得到读者朋友们的认可,就留给市场去回答吧。

(作者:苏海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