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女性思维下的创新(3)

商界铁娘子董明珠:格力女总裁的商道人生 作者:张力升


董明珠认为,参与国际化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真正能在国际上强大起来。格力电器很希望能参与到这种国际化的竞争和合作当中去。纵观1994年到2003年这十年格力的发展,恰恰是我国加入了国际化的竞争和合作才使得格力电器能够快速成长起来,这正是参与了国际竞争的结果,这就像是一场练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成长。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闯荡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时,格力也尝试了国内企业惯常采取的给国外品牌贴牌生产出口的办法。一般而言,这是从零开始的不得已的办法,因为谁都知道代工挣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加工费,利润属于所帖的品牌。

在温州,打火机企业都熟悉这样的事实:8元人民币卖给韩国PINE公司的打火机,加上PINE的商标就卖到280元人民币。3美元的打火机贴上美国“克里伯锐”的牌子,市场价就是170美元。这样的事实刺激了温州的企业家,他们决定采取这样的策略:同时为国外品牌代工和出口自己的品牌,以少量的贴牌产品提升产品的质量,以占主导地位的自有品牌产品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

格力空调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欧洲市场青睐,这个事实给了格力上下以信心。不少国外著名企业都主动找格力要求贴牌,如美国惠而浦、开利、GE、日本三洋、大金、韩国现代等。2003年10月,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美国惠而浦公司与格力电器在珠海签署订货合同,由格力电器专门针对美国市场研制生产20万台空调,2004年通过惠而浦供应给美国消费者。为了进军美国市场,格力侧重研发了美国户式空调及分体机,深受经销商好评。

从2007年起,格力开始替日本大金代工家用空调,达到每年50万~100万台,并返销日本以此来切入日本市场。此外,格力还与大金合作建立国际性的模具开发中心,来延伸产业链。

格力为国际空调巨头代工的比较优势体现在产品的性价比上,根源则是我国空调产业技术、管理的进步和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的低廉。例如,美国空调产业生产工人年工资约3万美元,而国内生产工人工资年只有2-3万元人民币。中国空调及制冷产品中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占总成本的25%左右,而美国接近50%。与后起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在产业配套、工人熟练程度、规模经济等历经多年积累而具备强健优势。相当长时间内,越南等后起国家在中高端空调产品、部件上仍无法与中国企业竞争。

董明珠是具有高度民族自尊的人,在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绝不会一味妥协以至于丧失自己的利益。她经常告诫市场部工作人员,与外国客户谈判时要有尊严,要硬起腰杆。她更看不惯有些企业情愿不要利润就靠出口退税活着,这样既破坏了市场,也败坏了中国制造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董明珠乐于会见经销商,但几乎从不见为之代工的国际巨头。贴外国人的牌子,这是让董明珠并不乐意的事情,不乐于做这种简单的代工者,因此格力在代工方面的价格很强势,不轻易妥协,以至于流失了不少订单,2007年就丢了来自GE一张200万台的大订单。董明珠的一贯认识是:代工不能帮助格力建立核心竞争力和赢得声誉,格力不仅要依靠出口数量,更要依靠“格力”品牌进入国际市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