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株口服液“有勇无谋”

生死劫 作者:艾学蛟


三株神话是吴炳新父子一手打造,不仅营销专家、企业同行,甚至普通人都惊讶于这个企业是扑面而来,瞬间成就辉煌。从1994年到1997年,仅仅三年时间,三株就从市场新锐成长为业内大亨,净产值达48亿元,至今令人瞠目不已:1996年,三株俨然以消费者心目中的健康保护神形象示人,举国上下掀起三株风:产品供不应求,二三十元一瓶的三株口服液抬至七八十元,可谓是“买疯”、“卖疯”;同年销售额达80亿元,刷新保健品销售记录,远在美国的哈佛大学都难以忽视这奇迹,将三株案例收进教科书;三株旗帜全国飘扬,传单、标语、广告、横幅、墙画无处不在。

对此辉煌业绩,人们纷纷说是“上帝让企业暴富的魔法在三株身上上演”。三株创始人、三株医药生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吴炳新,也毫不掩饰对三株强大的市场能量的自得,“除了邮政网以外,在国内我还不知道谁的网络比我大。”三株的发展已经绑在火箭头上,面对这种势不可挡的迅猛发展,吴炳新甚至提出建造三株日不落生物王国的口号,“三株人之心,人人皆知”。

三株神话的造就与正确的市场定位不无关系,其成功之处在于抓住消费者的心智区间。自古以来,人们对“保治百病”有着不同程度的向往,尽管这种向往不乏盲目和理想主义,但即使在病理学和生理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日趋理性的头脑也挥之不去保治百病、药到病除的原始渴望。当年的三株是误打误撞还是刻意为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幸运之神青睐三株,三株人抱了个金娃娃。

在巧妙的市场定位指导下,三株的功能宣传颇合消费者心理: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维持肠道生理功能,防御致病菌入侵体内,具有强身保健、抑制肿瘤细胞、抗衰老等功效,对于腹泻、便秘、肠炎具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另外它还是治疗肝病、化疗的有利辅助工具。

精心包装后的三株,以这样的面目与消费者见面:“以大豆芽为原料,在牛肉汤,大豆芽浸液,酵母膏、蔗糖、葡萄糖、氯化钠配合成的溶液中接种以双歧杆菌,屎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生成的种子液经再次发酵而成。”

三株的定位如此准确,一举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迅速成为他们心目中健体治病的宠儿。在原来一片空白的农村消费市场,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保健品、药品的代名词。披上锦袍的三株,逐渐掌控中高端保健品市场,市场价高达七八十元。

有了良好的市场定位,三株又开始苦心营造融洽的政府公关氛围,这同样成为三株崛起的另一方沃土。在90年代中期,唱惯独角戏的国有企业依然是政府面前的红人,而草根民营企业则相对处于劣势,无论是在资源获得上还是政策优惠上都处下风,虽然“红帽子”已经不再流行,但是在民风淳朴的齐鲁大地,人们办事还是首先把目光投向政府。在这样的氛围下,初出茅庐的三株十分明白自己先天不足,有效开展各种公关,以此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株的政府公关攻势强大。在雪片般的广告中,三株一再表明自己的立场,信誓旦旦“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这既是三株立志做“良民”的宣告,更是三株向政府所立的军令状,从此三株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昭昭天下。公关活动成功,政府对其颔首称赞,政策天平向三株倾斜,草根民营逐渐扎根沃土。获利匪浅的三株没有食言,几年内纳税18亿元,一步步成为地方政府的座上宾,根基更加牢固。

三株的政府公关师出有名。三株的发展如日中天,企业规模急剧扩大,成为强大的人才消化场所。中国当时正值国企改革、下岗再就业的改革大潮,地方政府对下岗工人的安置十分重视,三株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三株在政府面前再加砝码。三株凭一己之力,逐渐撑起政府这把保护伞。

纵观三株的种种发展招数,仅用运气、偶然性远远不能阐释清楚,它如何从无到有,又如何从小变到大,三株确有它的独门绝技,真正是“我不在江湖,江湖上有我的传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