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编者序(1)

一个民国少女的日记 作者:文树新


爱与死,古典主义的爱情

爱与死,一直是文学作品中经久不息的话题。这两个概念之间,究竟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谁都难以说清楚。但就现世的生活而言,死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躲避不掉的命题,而对于尚存活的人们,能否得到真正的爱情,却还很值得讨论一下。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至情的典范。从上古的尾生抱柱,不弃与女子的约定,到虞姬自刎,不做项羽的累赘;从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到白娘子水漫金山寺;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一直打动着我们的心。至情的内涵从未改变,只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换,各种角色稍有差异,但是动人之处却未曾消减。这本书的主题,其实就是又一个因爱而死的爱情传奇。

第一次拿到这份手稿,是 2009年 8月份。这份手稿既是日记,也是情书。之前书稿的拥有者仔细将书稿按照年份分成了三部分,每部分都代表作者一整年的情绪,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当时只是听说了故事的大概,却已然明白,这些留存的文字里,包含了怎样的一个心灵。

据说,它被发现于一所老房子的阁楼之中。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如今,七十几年过去,这部分手稿竟然完好无损。期间经历的水火之灾、世事动荡,没有将这些单薄的纸张损坏,七十几年前写下的字迹清晰如昨。我拿了其中一张给身边的同事,请他猜一下这些字写作的时间,最大胆的猜测也不过是说“二十年前”。可见,冥冥中自有天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要留下些什么,作为自己曾经存在的痕迹。是的,本书的作者早在七十五年前已经夭逝,而她的文字却得以在七十五年后重新出现在世人的眼前。文字的寿命早就超越了肉身所能达到的程度。

这份手稿中的人、事都是真实存在过的。有些人已经去世,有些人还在世,他们的后人似乎对于这段短暂存在过的往事并不熟知——但出于对还活着的人的名誉的保护,请原谅我们将所有的真名隐去——即使就文本本身而言,并没有对谁说出过分的话。自然,这段往事里没有关于家国天下的描述;而更特别的是,书中甚至极少对于当时世事的描写。除了少数篇幅里对于日本大兵夜半敲门,让女孩子们惊吓之外,这段曾经的感情故事几乎是超脱于历史的。

本书的作者出生于 1917年前后,曾经就读于当年的孔德学校、圣心学校。1930年,作者就读于孔德学校时,结识了当时的一位老师,同时又是剧作家的 Y某,并与之成为恋人,二人不间断通信超过三年。

孔德学校是1917年由蔡元培、李石曾和北大教授沈尹默、马叔平等人创办的。学校的名称取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Augueste Comte)的姓“孔德”。学校除了常规的文史、外语学习外,还特别注重从演说、音乐、歌舞、手工、美术等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潜质。可以说,孔德学校基本上等于北大的子弟学校。据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回忆,当时许多著名文化人、学者,如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陈独秀等人的子弟都曾经就读于这所学校。本书作者文树新就读于孔德期间,正是孔德学校最鼎盛的时期,包括沈尹默、周作人、钱玄同等人都曾经在学校中兼职教学,北大“自由”的风气也影响到了这所学校。文树新曾在学校学习英文、法文、俄文,并阅读了大量的原文书籍,如《茶花女》等。当时孔德学校还有一本《孔德月刊》,本文作者曾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被称为当时的才女。本书最后附录里有一篇她九年级时所作的作文,文笔功力可见一斑,可惜天妒红颜,她早早便离开了人世。本书作者文树新文中的“你”,是当时通过沈尹默的介绍进入孔德学校管理校务,后来曾任北京某著名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并在学术史、戏剧史上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后来他的学生评价说他是一个“浪漫的人”,但当时的人们似乎并不买“浪漫”的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