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秋诸侯的争霸(1)

中国通史(上下册) 作者:傅乐成


(一)春秋初期的国际局势

周室东迁后所能控制的地盘,大致西起华山(今陕西华阴县),东南至嵩山,换言之,大致东到今郑州以西,南到今嵩县以北;北边则包括今黄河以北的沁阳、孟、温等市县之地(前635年,周室又将黄河北岸的土地,送给晋国)。不特畿土大为削减,人民因丧乱而穷困流散,也可以想见。同时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态度,也日渐冷漠。一方面由于若干诸侯国与王室的亲戚关系,随着时间而日趋疏远;一方面也由于王室的衰弱,渐至无力维持君臣的名分。此外还有若干国家,根本与王室没有什么渊源关系,自然更不会热诚拥戴。

春秋时代的诸侯国,见于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国,但有些仅有国名,甚至连地理位置都无法确知。其中历史较详,会盟征伐都可考的,只有齐、鲁、曹、卫、郑、宋、陈、蔡、燕、晋、秦、楚、吴、越等十数国。比较拥护周室的,只有齐、晋、卫等国,鲁国似乎对周室不满,态度甚为冷淡。与周室敌对的则以郑、楚为最。此外大都采中立态度,与周室漠不相关。

因为王室的衰弱,政治重心也渐由王室转移到列国,从此开始有了个国际局面。在周室东迁后最初的一百多年,列国之间还没有所谓“霸主”出现,只是东方几个国家如鲁、卫、齐、曹、郑、宋、陈、蔡等相互攻战的局面。这段时间中大多数的战争,以郑宋两国为中心,它们的敌对,是造成当时国际局面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之一。列国中陈、蔡经常是宋的与国,齐、鲁等国则有时助宋,有时助郑。郑国一度很强,它的君主庄公(前743~前702)是一位杰出人物,但因国土既小,又陷在宋、卫、陈、蔡的半包围圈里,虽然他能屡次击败各国,但终不能称霸。郑又与王畿相邻,因而常发生利害冲突。前705年,周桓王亲自率领诸侯伐郑,结果桓王中箭而大败,周室的威信也就更加低落。周室既然久已不能维持诸侯间的秩序,自然而然便由强大的诸侯,也就是所谓霸主担负起这个责任。

霸主在郑庄公死后才出现。郑国自庄公死后,因诸子争立,发生一连串的内乱,国势日衰,而齐、晋、秦、楚四国,几乎同时崛兴起来。四国的位置,都处于边疆地区,与它们为邻的,多是些文化低落的部族,因此它们可以自由开拓领土,国力也随之增强。它们各据一方,而以中原的一批较小的国家作为争夺对象,这种争夺便是所谓“争霸”或“争盟”;能为中原多数国家所亲附拥戴的,便是霸主。当时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小国对霸国,也有若干义务,例如霸国对某一个敌方讨伐时,亲附它的小国,也要出兵助战;此外尚有经济上的供应。所以争霸等于说是争取军援和势力范围。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

(二)齐桓公的称霸

齐国最初的领土,是今山东省的北部,南以泰山与鲁为界;而现在的胶东半岛地区,则为莱夷所盘据,与齐人不时斗争。春秋初年,齐国已很强大,桓公的父亲僖公,有“小霸”之称。僖公死于前698年,子襄公继位。他曾擅杀鲁桓公,并于前690年灭掉周初所封与齐同姓的纪(今山东寿光市南),强横可知。但他政令无常,加以行为淫乱,久为国人所不满,终于前686年为其从弟公子无知所弑。次年,齐人又杀无知,国内大乱。襄公有两弟,长名纠,由管仲、召忽辅佐;次名小白,由鲍叔牙辅佐。小白在襄公时投奔莒国(今山东莒县),纠也于襄公被弑后赴鲁。及无知死,鲁送纠返国,想扶立他;但齐国的巨室国、高二姓暗中迎接小白,因而得先入齐即位,是为桓公。桓公要求鲁国杀掉公子纠,召忽以身殉,管仲则因鲍叔牙的推荐,为桓公效力。桓公不念旧恶,付以国政,管仲乃得施展他的政治长才,于是齐国大治,不久便成为东方诸侯的领袖。

前681年,桓公初会诸侯于北杏(今山东东阿县),平定宋国的内难。其后二年,又两会诸侯于鄄(卫地,今河南范县),从此奠定霸主的地位。参加这三次会盟的诸侯,总计有陈、蔡、曹、卫、宋、郑等国,可见当时齐国的势力,已到达今河南省的中南部。桓公一生所召集的这类诸侯盟会,共有十余次之多。

当时的霸主,大致负有两项任务,就是“尊王”和“攘夷”。在桓公以前,东方列国忙于互战,无暇攘夷;而郑庄公的箭射周桓王更谈不到尊王。真正能实现这两个目标的,从桓公开始。

先说一下桓公攘夷的功绩。入东周后,由于诸夏的内争,狄人日益猖獗,大为北方各国的患害。为患最烈的为赤狄,东方的白狄次之,齐、卫、晋、鲁、邢、宋、郑等国,均曾受狄人的侵略。此外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带,尚有戎人支派的山戎,时常侵燕。前664年,桓公北伐山戎以救燕。前662年,狄人侵邢,桓公伐之,邢得以转危为安。到前659年狄又侵邢,桓公再联宋、曹等国救之。邢因首都距狄人过近,乃南迁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三国军队并助其修筑城垣。卫国也于前660年为狄人所侵,其君懿公战死,首都朝歌沦陷。桓公派兵保护卫的流亡军民,并助卫迁都至楚丘(今河南滑县),重建国家。其后卫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国土大半丧失。如果没有桓公的救助,卫可能自此灭亡。桓公攘夷事业的另一成就,是抵拒楚人的北上。

周平王中叶,楚武王(前740~前690)在位,楚国历史自此才有较详的纪录。他曾侵随(今湖北随州市)灭权(今湖北当阳市东南),把汉水流域的诸姬姓国翦灭殆尽。至其子文王(前689~前677),自鄂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县),更把屏藩中原的申(今河南南阳)、邓(今河南孟州市)、息(今河南息县)三国灭掉,势力渐及中原。中原国家,以郑为中坚,陈、蔡与郑交恶已久,因而附楚,于是郑国成了楚国侵略的目标。文王伐郑,未能得志。至其子成王(前671~前626)时,仍与郑为敌,郑亲齐,因此引起齐、楚的冲突。前659年,正当齐国援救邢、卫之际,楚人伐郑;其后两年中,又两次进攻。桓公于前656年,率齐、鲁、宋、陈、卫、郑、曹、许八国联军,首先伐蔡,蔡人溃败,大军乘胜侵入楚境,进抵陉(今河南汝州市南)。楚人不敢应战,请求会盟,联军乃退至召陵(今河南郾城县),在那里与楚人订盟。桓公伐楚时对楚的声讨,主要有两端:一是责楚不把祭祀用的包茅贡献王室,二是追究楚国对“昭王南征不复”一事应负的责任,这可看出桓公确是以尊王攘夷为号召的。召陵之盟后,终桓公之世,楚国不能得志于中原。郑虽一度叛齐,但不久仍成为齐的势力范围。接着桓公又在尊王的名义下操纵王室的内政,当时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立王子带,桓公乃在伐楚旋师时会诸侯于首止(今河南睢县东南),阻挠此事,太子始安于位。前652年,惠王死,桓公率诸侯拥太子继位,是为襄王。前649年,王子带召戎人攻周,桓公命管仲平之,这是桓公霸业中的最后一件大事。此后的数年间,管仲和桓公相继去世,齐国因内乱而国势骤衰,霸主的地位,迅速为他国所取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