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荒谬的财经教育
高端财经教育的落后对直接投资管理专业化的影响正逐步显现。每年从著名大学毕业的投资专业的硕士和博士,以及从著名院校毕业的MBA,都无法在学校学习到系统化的关于直接投资的专业课程。这些学生在走向直接投资专业领域后,就会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无法应对投资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复杂因素和复杂变化。
许多私募股权基金高级研修班和产业基金总裁班的招生广告遍及中国几乎所有的财经媒体。有统计显示仅在某名牌大学学习私募股权总裁班课程的人,每年就数以千计。但当人们看到这些私募股权基金总裁班的课程设置时会发现,所设置的课程缺乏应有的逻辑性、专业性和关联性,其所提供的教育内容也没有任何有效的专业内容,这就造成了许多在著名院校私募股权总裁班结业的人士,大都缺乏对直接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最基本的认识。
如何改善中国高等院校有关直接投资的总裁班课程,如何改善高等院校投资专业的硕士班和博士班的教学课程,如何改善高等院校投资专业相关的教材,如何改善高等院校投资课程授课的质量,均关系到中国直接投资领域的发展前景。
六、理论的混乱
在高等院校毕业的投资专业的硕士和博士,都会对直接投资领域理论系统的混乱和无序感到头疼和无奈。
目前,对于直接投资几乎找不到一个准确的定义。对于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投行基金、对冲基金等,可以说各有表述,却无法统一。现在关于直接投资领域的理论,大多数建立在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义、准确的市场因素和合理的逻辑的基础上。
这种理论和定义上的混乱,也说明直接投资领域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从不同的认识角度会产生不同的逻辑判断和理论体系。但无论如何,直接投资作为一种一级资本市场的广义化资本类型,具有某种共同的管理要素、运作要素、投资价值要素、增值要素和赢利要素。因此,尽管对直接投资的理论探讨,仍需要一个过程。但无论何种理论,均不能将某一种资本类型看做是整个直接投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定义和典型,如PE基金、产业基金和投行基金等,都只能是直接投资领域的一种类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接投资领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因为它所面对的投资市场多变而复杂。直接投资机构在投资市场的互动中,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模式和案例。因此,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应当是建立在对现有资本市场和投资市场两个方面的总结和分析。
此外,现有的关于直接投资的理论往往忽略了其他相关金融领域的成就和思想。直接投资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资本市场中,它只有在与其他金融资源、理论体系和实践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七、被绑架的政策
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持续加强对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国务院于2004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审议通过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监会于2008年颁布了《信托公司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中国保监会于2010年颁布了《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天津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颁布了《天津市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颁布了《上海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
总之,各级政府以及不同部门对直接投资的支持正在形成一个政策群。这个政策群的出现无疑推动了中国一级资本市场的活跃,促进了中国一级资本市场理性化的进程,在短期内,也可以促进中国若干产业的升级和新产业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政策是在对直接投资市场缺乏准确理解和判断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的制定者没有真正地认识和理解直接投资市场的理性化要素、专业化要素和智能化要素;没有真正地认识直接投资基金与产业的敏感和复杂的关系;没有真正认识到直接投资的智能化管理与现有的直接投资的管理模式是大相径庭的;也没有充分估计到现有直接投资的管理模式对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所带来的潜在的负面影响;也没有估计到现有的直接投资的管理团队并没有能力展开有效的金融资源的整合,而是一个孤立的、智能化较低的管理运作模式。
因此,各类政策对直接投资的推动,主要包括资本的流向和政策的关注点。而对于这些政策的释放,对产业升级和新产业的促进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则无从知晓。很可能政府的政策支持了一些非智能化的、应被淘汰的直接投资管理机制,而可能会令国家的产业发展产生某种程度的损害。
在某种程度上,现有的直接投资的管理机构和最终受益人误导和绑架了某些政策的制定。因为在一个混乱而无序的一级资本市场下,各级政府根本无法进行专业而有效的政策听证,无法与相关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进行真正有效的专业交流。因此,在政府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直接投资资本对市场的影响(也可能是负面的),而忽略了直接投资机构本身的智能化管理的因素。
总的来说,各级政府对直接资本市场的支持是正面的、有效的,但随着直接投资市场的发展,政府所制定的政策群应当更加趋于理性化和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