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严把考核标准(1)

北大向左,清华向右 作者:任卫军


在大学里,有时候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很远,因为下了课老师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很难再找到人;有时候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又很近,因为学生不再像中学时那样害怕任课老师,可以有更多学术交流与探讨的机会。如果是本着研究的态度,学生可以从老师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但如果学生只是本着考试拿高分的目的和老师沟通,只会让老师有时感觉很为难,甚至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考核标准。

实验与考试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缓解应试观念,清华里有很多专业课,最后的考核方式是可以用大实验替代期末考试的。能不考试当然是好事,但大实验并非手到擒来,一般难度都很大。如果是参加期末考试,考完当天,同学就解放了,不用再管这门课了。而做大实验的同学,往往是在期末考试结束后的几周才提交实验结果,很多人都不愿意占用放假时间去搞复杂的实验。

学生当中愿意冲在前面做大实验的,是公认喜欢挑战自己的“奥赛”一族。他们都是在高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等竞赛中获得过全国甚至世界级大奖后,保送到清华的。没有经历过高考压力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把分数看在眼里,他们更喜欢接受新事物,尝试新方法。

不过一旦师兄评价,大实验不难,而且做实验比考试更容易拿高分的话,所有同学又会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向老师要求做大实验。

即便期末考试没有大实验的替代方式,这类课程也通常要做小实验,并在总成绩里占一定比例的分数。一般的比例是作业占20%,实验(3~5次)占40%,期末考试只占40%。其实只要平时作业和实验做得好一些,不用期末考试也快60分了,及格根本就不是问题。

但是同学会一如既往地看重成绩,“因循守旧”地“死磕”期末考试。老师体谅同学需要,期末考试前都会和同学讲清楚:“期末考试不会太难,重点就是平时强调过的。”而同学们依然会通过答疑、追问老师、给老师发信等途径进行系列考前“套磁”活动,以确保考试万无一失。而对实验的态度就是平时该做的时候做一下,例行公事。考试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远高于实验。很多同学因为期末考试快到了,或是因为自己犯懒,干脆直接Copy别人的实验交差了事。

一次,因为实验成绩拉开了分数档次,有的人得了40分,有人只得了20几分,有些学生就不干了,找老师评理。老师和助教都很无奈,明明知道这些同学的实验是抄的,居然理直气壮的就来了,还好意思说自己的实验方法、结果,和谁谁的都一样,为什么分数不同。老师恨不得就让这些学生当着他面再把实验重做一遍。

有些老师为了“迎合”学生的想法,实验只要做出来,就给个差不多的成绩。虽然老师的初衷是重“实验”轻“考试”,但最后成绩的区别度还是体现在了考试上了。老师还是向“传统”的应试学习妥了协,降低了实验的考核标准。

同学选课的指挥棒就是“成绩”。同学们会考虑到这门课有没有考试,这门课的成绩算不算入全年的平均成绩,这门课老师给的分数高不高,然后再下决定。一门课,只要老师要求严、考试难,不论内容是否对学生有用,都不会有太多人选这门课。

套磁

大学老师,不仅给学生教课,还要带研究生、搞科研,老师不会像中学老师那样铁面无私,很多大学老师很好说话。对于考试成绩,如果学生觉得老师判错了卷子,可以去找老师,老师一定会本着和你探讨的态度重新检查你的试卷,真的判错了,成绩一定能改回来。这本来是好事,但也同样给了同学钻空子的机会。

一次考完试,老师心慈手软,发现几个同学成绩可能会不及格,连忙联系班主任、辅导员了解情况,看这些同学的学习态度是不是好,如果有什么特殊原因,可以稍微放宽几分。结果,同学自己知道了可能不及格的“噩耗”,马上冲到了老师的办公室,向老师哭诉,希望老师给自己通过。

老师指着试卷里的一道大题问学生:“这道题是照我布置给你们的第二个实验内容改的,如果你现在能把它做出来,这门课就算你过了。”

学生说:“我现在可能做不出来,但我回宿舍,过两天就能把答案做出来。”

老师一愣,这个实验可是要求每个人都做的呀,你不会做,那你的实验结果是怎么交上来的?明明就是抄的嘛,居然还来我这里要分?

但学生还要耍赖,说如果给了他不及格,他就不能参加推研了,这就等于杀了他了,他都有点不想活了  

最后,还是老师通融了他,让他把第二次实验再做一遍,两天之内如果把结果能交回来就算他通过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