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时期的中情局:1945 ~1953
中情局在1947 年9 月18 日诞生了。中情局先天就具有诸多重大的缺陷,它的功能原本是要整合部院各局的情报报告,可是却从一开始就遭到五角大楼和国务院强烈而无情的反对。中情局不属它们管辖,如同继子般不受重视。再者,它的隐秘性也常常和美国民主的开放性相抵触。
第1章 情报机关应是全球性和极权式的
杜鲁门要的只是一份报纸。
1945 年4 月12 日,因罗斯福总统过世而突然入主白宫的杜鲁门,对原子弹开发和盟国苏联的意图概不知情。因此,他亟需获取情报来行使他的权力。
几年后,他写信给友人:“我刚继任时,总统没有办法统筹来自世界各地的情报。”罗斯福已成立了战略情报局(以下简称“战情局”),充当美国的战时情报机关,由多诺万将军担任指挥官。但多诺万所领导的战情局当初建立时只是权宜之计。因此,新设立的中央情报局取而代之之后,杜鲁门便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完全为总统服务的全球性新闻机构,每天提交新闻摘要。他写道:“我无意让它变成‘斗篷与剑’①的团体!原本的用意只是要它做个让总统知晓世界大势的中心。”杜鲁门坚称自己根本没有要中情局“充当情报组织。成立之初根本没这个意思”。
他的设想打从一开始就被推翻了。
多诺万认为:“在全球化与极权主义的斗争中,情报机关也应该是全球性和极权式的。”他在1944 年11 月18 日致函罗斯福,建议美国成立一个和平时期的“中央情报部门”。早在1943 年,他已应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参谋长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中将之请而着手规划,艾森豪威尔想知道如何将战情局变成美国军事机构的一环。多诺万告诉罗斯福,他可以在了解“外国的能力、意图和活动”的同时,展开“海外颠覆活动”对付敌国。战情局的编制一直不超过1.3 万人,比陆军一个师还要少。多诺万构想此部门能拥有独立人员,成为一支擅长反共、保卫美国免受攻击、向白宫提供机密情报的队伍。他敦促总统“立即开工造船”, 并表明他有意当这艘船的船长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