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注人类起源(1)

夏商周与红海的可疑关系:锁定红海 作者:苏三


我越来越觉得,假如我要关注文明的起源,似乎也要稍微关注一下人类起源才更全面,尽管两者并不是同一概念,但他们之间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

关于人类起源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多地区起源,一种是非洲单一起源。自从DNA技术参与以来,“非洲单一说”占了上风,这使坚持“中国文明独立起源”的学者十分难堪,中国人的DNA与世界各地区的DNA从目前的实验室结论看只有非洲老祖母的痕迹,没有其他祖源,并且时间已经推进到十几万年前。起码目前的情况如此。我们可以等待更多的研究结论。其实我个人很怀疑其他地区也零星有些起源的,只是他们人数过于稀少,尚未构成规模,或者说独立文明还没有出现就受到了冲击。但即便其他地区有人类的起源,也不影响我的结论,毕竟我是研究文明起源的,我关注的核心是最近一两万年的文明成因与流向。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接受DNA技术之下的中国人“来自非洲”的结论,但比较奇怪的是他们依然不接受中国文明来自非洲那个方向。有人认为在中国与中东同时发展了文明,甚至早于中东发展出文明。当然这并非没有可能,但是概率不大。仅只从逻辑上讲,假如按照“夏娃理论”(即人类只有一个非洲源头,并且大致起始于十几万年前)从非洲出来的人类一直向四面八方扩散。由于他们没有发达的组织纪律,也没有国家、民族概念,那么这个自由迁徙的态势就应该一直存在。什么时候这个状态才会停止呢?这个问题的回答最为关键。它将触击文明产生的的源流问题。比如我自己认为人类一直相对自由迁徙,第一次在中国方面的受阻我设定为中国人认为的夏王朝的起源时间,即大约4000年前。但真正的形成严重的致命阻隔应该是在东周时期。所以,在这个模式下中国的夏商周应该有浓重的外来色彩,或者说有外来的极大可能。

强调中国文明独立说的人通常把现代人迁徙的中断表述为大约2万年前。我认为他们这样推测不符合逻辑,因为假如人类一直在全球自由迁徙的话,他们为什么在2万年前突然改变方向不能得到圆满解释。在这个时间里,全球气候或地理只因为第四次冰期的结束而变得方便,而不是不方便,所以把人类迁徙假设为在2万年前突然停止迁徙就显得没有道理。但是假如不让人类在2万或1万年前停止向中国走来,势必中国的文明起源就不能纯洁。

彻底否定DNA的猜测,根本不承认DNA科学,那是另外一方面的问题。我相信也存在这样的观点,只是他们不会说出来。

从以上就比较清楚地可以看出来,史前研究实际上是联系文明时期与人类起源的一个中间环节。所以,一味避开人类的起源也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使问题更全面一些。

多数人认为,全球现代人类主要从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地区的东非大裂谷起源是个不争事实。我的基本看法是,假如“非洲单一说”不完全正确,那么“非洲”起码应该是人类起源的主流。中国几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或者一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①”的DNA与今天的中国人没有关系,全球包括欧洲与美洲,都只与非洲有关。所以,我们暂时必须顺着这一思路继续我们的推测,有新的证据之后可以继续探讨。

专家考证,非洲大地在大约1200万年前发生了地质巨变,一道巨型伤疤出现在非洲东部,把原本同根的猿人分为东西两群,随后的几百万年中,东部地区的猿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获得了进化,成为猿人,最终成为能人、智人、现代人。现今发现的猿人化石绝大多数出现于东非大裂谷的东部地区以及南非。

图为主要化石地点,第一批早期人类化石是从 1924年开始在南非的洞穴中发现的。其后从1959年起,在东非(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开始有许多重要的化石被发现。――引自美国理查德?利基1997年著《人类的起源》

现代人起源的两种观点 左边的是“多地区假说”。直立人群体在接近200万年前从非洲向外扩张,定居于整个旧大陆。地区性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在整个旧大陆维持着遗传的连续性,从而在有直立人群体的地方和谐地发生了朝向现代智人的进化趋势。右是“出自非洲假说”。现代智人在近期产生于非洲,很快扩张到旧大陆的其余部分,取代已存在那里的直立人和远古智人。――引自美国理查德?利基1997年著《人类的起源》

“东非大裂谷”穿越了埃塞俄比亚,其北段叫“东支”(“Great Rift Valley”或 “Eastern Branch”),并延伸进面积只有23000平方公里的袖珍小国吉布提,红海就在“大裂谷”北段,与其成90度“丁”字。发现“露西”化石的埃塞俄比亚“拉法尔地区”尽管中间隔着厄立特里亚,但该地区与也门也可称得上隔海相望,之间只有15英里水路。

化石分布图,显示与现代人起源有关的化石的发现地和年代。尼安德特人局限于暗色区。最早的现代人标本发现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中东。――引自美国理查德?利基1997年著《人类的起源》

为什么非洲东部的猿人进化为人类而西部的猿人却踏步不前呢?一般的解释是,因为“东非大裂谷”为东部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地理条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