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任鸿隽的科学救国梦(10)

胡适和他的朋友们(增补本) 作者:智效民


二、游览“三多堂”的感受

山西太谷县的三多堂民俗博物馆(又称曹家大院),是晋商的一所遗宅,其形制规模,可与乔家大院媲美,只要看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人,就不难想到它的模样。几年前我曾经到此一游,才知道所谓“三多”,是“多福、多寿、多男子”的意思。同行的一位作家开玩笑地说:“这与有钱、有酒、有美人倒是一付妙对。”

我总觉得,乞盼福寿、追求享乐是一种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但是近年来这种思想却又沉渣泛起,大行其道。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逢年过节,人们往往要倒贴一个“福”字,据说是为了讨个吉利。流风所及,即使是知识界也不能免俗。前两年,我还看到一付对联:“四海黄金皆入户,五洲白玉尽临门”,那气势,好像要将天下财富一口吞下去似的。人的私欲膨胀到这种地步,并且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是很可怕的。

三多堂的主人乞求三多,结果并不美妙。早在七十多年前,著名作家陈衡哲曾经参观过这里。她说:曹家的人虽然很有礼貌,但男子中“却有三分之二是曲背耸肩,苍颜削颊的。”究其原因,与这个封建家庭的结构、体制有关。有人问陈衡哲,假如让你生活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将会如何?她回答道:“我若打不出一条活路,便只有三件事可做,其一是自杀,其二是发狂,其三是吸鸦片烟!”难怪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到后来,这个家族也有“三多”:赌博的多,抽大烟的多,精神失常的多。三多堂的悲剧正好印证了清人梁章钜的说法。梁在《浪迹续谈》中说:第一,世人往往以“三多”为颂祷之词,其根据是《庄子?天地》篇的“华封三祝”,然而在“华封三祝”中除了“多男子”外,并没有另外“两多”;第二,我国有“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的说法,因此所谓三多不仅“实无所出”,而且“并非佳语”。

梁章钜还说,在他看来,“三多”一词应该是出自《玉海》,“乃看读多,持论多,著述多也”。这与《辞源》对“三多”的解释大同小异。《辞源》“三多”条有两个义项:“①多福、多寿、多男子。旧时流行的祝颂词。……但《庄子》只说寿、富、多男子,并非吉语。……②宋陈师道《后山居士诗话》:‘永叔(欧阳修)谓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梁氏生活在清朝中后期,担任过封疆大吏,他的见识应该让?场上那些不学无术的后来人感到惭愧。

有趣的是,关于“三多”的说法还有很多。近人蔡云万在《蛰存斋笔记》中说,上海某银行经理出国考察,归来后谈到国外见闻时总结了三多:乞丐多、妓女多、飞机大炮多。受其启发,蔡也总结了国内的三多:过去在南京是驴子多、大脚仙多、红顶花翎道台多;如今在上海是富户多、绑匪多、摩登女子多,或曰离婚多、暗杀多、律师多。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征,比如五六十年代是会议多、“运动”多、冤案多,到了九十年代则是公款吃喝多、三陪小姐多、下岗工人多……。所以只要?们注意观察思考,就可以举出一个又一个“三多”。

1996、6、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