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篇跟张闻天在辽东工作(5)

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张闻天及其他师友 作者:何方


七,提倡勤俭

张闻天一生都保待着简朴的作风,看不惯铺张浪费,对贪污腐败更是深恶痛绝。在辽东工作期间,他在大小会上总是经常提醒干部对工作要兢兢业业,不可偷懒,生活一定要艰苦朴素,保持人民勤务员的本色.严防脱离群众。记得在一次县以上的干部大会上,他一反平时的温文尔雅,声色俱厉地批评有些干部进入和平时期就贪图享受,举例说长白地区有一位县长,一次用一斤人参煮了一只鸡吃,弄得鼻子口里流血,几乎送了命,说真要是一命呜呼,样子很难看,连追悼会都不好开。

经过到任两个多月的了解,他看到各地存在有浪费现象和某种腐败的苗头,认为必须及时煞住,不能任其蔓延和滋长。因此.他在7月9日的省委财经会议上提出在企业检查浪费和建立经济核算,决定先由安东市的五大国营企业即造纸厂、纺织厂、胶皮厂、丝织厂、机械厂作示范检查,13日就在市委召开的工厂干部大会上作了动员报告。一个多月后,省委又决定将检查浪费推广到各级机关和所有部门,要求同克服官僚主义、发扬民主、反对贪污腐化等密切结合起来。经过这次反浪费,也为工厂建立经济核算和今后的企业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至于个人和家庭生活,闻天同志一贯自奉节俭。他历来吃饭简单,在辽东时给我的印象是,伙食还不如我们省委机关科长以上的小灶。谁也不敢给他送吃的东西或其他礼品。他的穿着不大讲究,好像一个冬天都是那套中山装,但注意保持整洁。那时实行供给制,在待遇上他和省里的同志基本上是一样的,开会时看到他们都穿着一样的衣服。我常去他的住处,屋里除桌椅之类几乎没什么陈设。他的这种简朴作风,一生保持未变。

到辽东工作不久,他的家乡上海就已解放,他的两个亲生女儿还在家里从事农业劳动,但他却只顾工作而顾不上在老家的亲属。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亲属才通过间接关系打听到他的下落,这时他已离开了辽东。

八,告别辽东

辽东省从1949年5月1日成立后,在闻天同志的领导下,很短时间里就实现了工作向经济建设为中?的转变,恢复和发展了生产,基本上医治了战争创伤,克服了天灾造成的一时困难,进行了民主政权的建设,在建党建团和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也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当全省人民喜气洋洋准备迎接解放后第-个春节时,闻天同志却奉调进京,要离开辽东了。

1950年1月19日晚,人们从广播中听到张闻天被任命为新中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的消息后就议论开了,普遍感到突然和惋惜。过了几天,闻天同志找我谈话.希望我能跟他去联合国,说我会写点文章,又懂俄文,做外交工作比较合适。我一想,既能同闻天同志在一起,又能出国看看,何乐而不为呢。后来,宣传部长王铮同志让我交代工作,我也就有点坐不住了。但令我感列惊奇的是,闻天同志却不慌不忙,显得若无其事的样子。2月初召开的首届辽东省人民代表会议上他做了长篇讲话,谈如何把生产建设提高一步。2月10日他还向县委书记县长联席会作《关于农村工作几个问题》的报告,可13日就离开了安东。

那时调动工作搬次家也着实简单,真有点说走就走,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收拾行李。一切家具都是公家的,自己的衣物有限,书籍也只挑选带一部分.其余送人或留下。闻天同志就只带了几件简单行李,放进车厢,很是利索。由于他要先到沈阳向东北局交代工作,所以比我早走一天。我是第二天赶到沈阳与他会合的。时任东北局书记的高岗来车站送行,进车厢坐了一会儿就走了。不知什么原因,原来跟闻天同志的张秘书没有表,只有他们夫妇和儿子虹生。我们一起谈得最多的是对辽东的惜别,他还恋恋不忘办《辽东大众》和开辟《讲座》专栏的事。对于新的工作,除开导我去掉畏难情绪外,反倒谈得不多。给我的印象是,他不但在感情上对辽东怀有深深的眷恋,而且思想上也流露出更愿意留在地方工作的倾向。在后来的长期相处中,也证实了我当时的这种感觉。解放后闻天同志有一个始终未变的中心思想,就是应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使我们祖国迅速发展壮大,人民生活得以不断提高。他也一直向往着这种实际工作。可是,正当他小试身手、工作得有声有色的时候,却怀着一颗炽热的心离开了辽东,此后也再没有机会故地重游,这多少总是件憾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