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7月,正是厂区电缆敷设工程的紧张时刻,容不得出半点岔子。这时基列夫却发现,安装部门准备好的电缆绝缘纸不符合质量要求。他立即建议停?使用原有绝缘纸,重新采购。为此,动力处派出一位留德归来的高级工程师,赴上海电缆厂紧急采购。
出发前,基列夫及动力处领导将规格及质量要求作了明确交待。到达上海后,这位工程师却擅自同意该厂将此项材料生产任务转包给一家私营厂生产,而且也未要求绝缘纸必须是浸油状态下运输。工程急需要他先期带回一部分绝缘纸,他也因图省事没有浸在油中,结果让绝缘纸受到了污染,全部无法使用。货到后,基列夫检查发现这批绝缘纸全部不合格,顿时发了火:“绝缘纸浸在油液中,是为保证材料的绝对清洁,采用后才能确保电缆接头的绝缘性能。?合格的材料,坚决不许采用。”
由于这位工程师的失职,热电站至底盘工厂的电缆敷设工程推迟了25天,对人力、物力造成了浪费,为此他受到行政降级处分。基列夫对此也感到惋惜与痛心。基列夫在此后的施工过程中对安装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这件事也惊动了一汽高层领导,立即派专人再次前往上海采购。
这次采购人员临行前,基列夫又再三嘱咐:“我们搞动力系统工作的,责任心特别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绝缘纸生产出来后,应当放在专用的油罐中运输,不能有一点偷工减料。这是保证电缆接头质量的关键材料。”
进入9月,一汽工地通电工程到了决战时期,但厂区电缆敷设任务进度缓慢。当月敷设任务计划3万米,前五天只完成2000米,相当于每天只完成了日进度计划的一半。若以这样的速度,就无法完成当月计划。为了赶进度,一些同志工作中没有完全按规定程序做。一天,基列夫巡视施工现场时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在热电站通往铸造工厂的地沟里,有石子、木块、石灰和垃圾,这些都是厂房建完后扔下来的。工人们没有打扫地沟,就准备下电缆。基列夫立即冲上前去,大喝一声:“马上停下,停下!”
正在指挥下电缆的工长走了过来:“怎么啦?”
“地沟不清扫干净,?能放电缆,我已经不止一遍地提醒过你。”基列夫板起脸,很严厉的样子。电缆敷设到地沟要求是很严格的,沟底不但要整洁,而且沟底还需填上一层50厘米的黄沙。
“任务重,不然就完不成当月计划了。”这位工长还想辩解两句。
“可是你有没有想到质量呢!”基列夫听了他的解释,更加火了。
“我们看地沟里清理得差不多了。”工长这才有些歉意地说了一句。
这时基列夫的语气也稍微缓和了一些,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别忙嘛,先把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再放!我们都知道的,电缆好比人的血管,一点都不能损坏。怎能只是为了完成计划,就马马虎虎、一放了事呢?”
工长不吭声了。基列夫继续说:“要完成计划是对的,但首先要保证质量!”
此后,基列夫对施工现场电缆敷设的检查更加严格、更加频繁。他找到动力处李代胜处长,表示光靠自己一个人跑整个工地,是跑不过来的,建议他多派些年轻人去检查。基列夫对他们叮嘱道:“没有准备好,坚决不可敷设电缆。敷设完了,要马上回填土。不能这边没有做完,又到那边敷设,更不能允许施工人员为赶进度而随便下电缆。”
在一汽建设工地,电缆敷设和热力管道的安装是同时进行的。基列夫不仅要指导电缆的架设工程,还要照看热力管道的安装。这同样是“三通”任务之一。在这段日子里,不管风里雨里、酷暑寒冬,基列夫都忙个不停。热力管道地沟里,两对直径很大的钢管挤在一起,使空间变得很狭窄,一个人勉强可以通过。基列夫虽是小个子,却有点微胖,在地沟里行走并不方便,但他仍常常下到地沟,一段一段查看施工过程中的情况,特别关注钢管焊接处的焊缝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