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纷争不断:元朝对西域的控制(1) 

明月天山 作者:于阗


西辽帝国:契丹王朝的绝唱

在大辽帝国生死存亡之时,一位契丹贵族将领,在历史的舞台上闪亮登场了,他就是耶律大石。风沙弥漫中,他驰骋在西域的万里河山,挑起了契丹复国的重任,创造了西辽帝国的强盛,使得契丹人的王朝在辽国灭亡后又延续了近百年。

辽天祚帝昏庸无能,盛极一时的辽王朝走上了末路,就在耶律大石中进士的前一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部反辽。短短几年,强悍的女真铁骑把辽军打得抱头鼠窜。1122年,天祚帝率领五千亲军一路逃入夹山。后因辽天祚帝执迷不悟,耶律大石率二百骑夜间离开天祚帝。他们一行二百人从夹山(今呼和浩特市西北的吴公坝以北地区)出发西行,穿越沙漠,到达辽朝北疆重镇——西北路招讨司驻地可敦城。他立即召开七州、十八部的长官、首领和部众开会。他说:”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义而西,欲借力诸番,翦我仇敌,复我疆土。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忧我社稷,思共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诸部听了耶律大石的激情演说,感动不已,纷纷出兵出力,耶律大石又得精兵无数。史载:”遂得精兵万余,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 耶律大石自立为王,设置北南面官属。天祚帝1128年去世后,为继续契丹帝系,1132年,耶律大石在西域正式称帝,契丹帝国终于在遥远的西陲再次复兴,历史将这个国家称作西辽。

在耶律大石的治理下,数年间,西辽百业兴旺,牲畜肥壮,往来的商旅,耕种的庶民,都传颂着耶律大石的威名。熊熊的炉火下锻造着雪亮的钢刀,辽阔的牧地中放养着骠骏的战马。西辽的军队,军势日盛,锐气日增。1134年耶律大石以萧斡里剌为兵马都元帅,率领七万铁骑东征故土。但是,由于沙漠阻隔,契丹军队东行万余里无所得,敌人尚未看到,大军却已疲惫不堪,牛马多死,难以前进。主帅萧斡里剌思虑许久,不得已班师回朝。耶律大石筹备十年的复国之梦,就这样破灭了。在宫帐中等待捷报的他听到大军狼狈而回,叹道:”皇天不顺,命也!“东征的失利使耶律大石暂时放弃了回归故土的念头,他决心在西域完成帝国霸业。

1137年,西辽军队与塞尔柱帝国展开了一场殊死大战。塞尔柱帝国是突厥人建立的国家,国势强盛,是西亚霸主。耶律大石的西辽,和塞尔柱帝国并不接壤。但西辽的崛起,对塞尔柱帝国构成最大的威胁。塞尔柱苏丹桑贾尔用了六个月的时间,集结了一支十余万人的强大骑兵军团。公元1141年9月,在撒马尔罕城北边的卡特万草原上,双方大军展开决战。在耶律大石如雷霆般的凶猛攻击下,桑贾尔的阵线很快就被冲垮了。三万人战死,仅仅在达尔加姆峡谷中就有一万名死伤者。会战中,桑贾尔的宰相和妻子被俘,桑贾尔带着残兵侥幸夺路而逃,几年后被叛军囚禁。卡特万会战后,西部喀喇汗王朝和花剌子模国进入西辽王朝的版图,西辽帝国的疆域至此基本稳定下来,疆域控扼数万里,四方部族皆向其纳贡称臣。领土和当年辽国全盛时期不相上下。不过,摧毁塞尔柱帝国已经是耶律大石的绝唱了,1143年戎马一生的耶律大石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带着对故土的依恋在虎思斡耳朵的宫帐中去世,终年56岁。

到耶律直鲁古即位,西辽开始走向了衰败。1211年秋天,屈出律带兵埋伏在耶律直鲁古狩猎的必经之路上,乘其外出狩猎的时候突袭了他,攫取了西辽的政权。然而,新国王屈出律在位仅仅七年。1218年,西征的成吉思汗擒杀了这位鸠占鹊巢的西辽末代皇帝,从此,大辽帝国彻底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耶律大石是一位文化修养很高的契丹贵族。大石生于辽朝末期,在五京俱失,天祚帝一意孤行的情况下,他奋然北走可敦城,转战至巴拉沙衮,自称是为”复大业,以光中兴“,即在物力人力具备之后,重建辽国。因此这个王朝以正统自居,典章制度除作必要的变通和修改外,始终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传统,在各方面都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文化特色。西辽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把西域建成”光复旧物“的根据地,把当时最先进的文化推行到自己新建的国家。这时西域正处于封建社会发展的前期,这种推行适应了这种发展趋势,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西辽帝国的建立,结束了西域各国内部纷争不已和各国之间相互侵袭的局面,大一统的出现,使社会秩序比其前其后的朝代都为安定。西辽王朝统治者以儒家思想作为指导,对人民”轻摇薄赋“;对属国属部”柔远怀来,羁縻安抚“;对宗教信仰”循俗宽容“。因此,当地比较紧张的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都有所缓和,形成了一种比较安宁、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耶律大石西征的军队中有大批汉人,他们与契丹人一起在传播汉文化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古资料证明,在西辽王朝的直辖领地上有很发达的冶炼和兵器制造业,箭簇、斧、刀、短剑、铠甲各地都有发现,工匠们使用了中原地区先进的锻造技术,生产钢制武器。根据西辽的一些官司和官名,特别是在《辽史》中保存下来的一些文法来看,西辽的官方语言应当是汉语。西辽时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是汉、唐之后汉文化向西域传播的又一个新浪潮、新高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