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畏浮名遮望眼
有的人可能不贪财,也不贪色,但是就对"名利"二字放不下,想方设法地要去出名,去争取对自己有利的事情。《红楼梦》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再大的名,再多的利,到最后也不过是身外之物。
《了凡四训》上讲:"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如果一个人有着很好的名声,但是却名不副实,这样的人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灾祸。
所以出名,特别是名不副实,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做到实至名归,用我们自己好的名声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引导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走,这样才是好事。
说到名利,还有比把一个国家送给你更让人心动的吗?可是许由不心动。
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尧帝在位时,他率领许姓部落在河南一带活动,造福一方。他品德高尚,才智过人,受到了部族成员的崇敬。许由是个?泊名利的人,由于他德才兼备,被很多人称颂。当时最大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帝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要找一个有才能的接班人来接替自己的首领位置,因为当时社会实行禅让制。尧帝听说了许由,便派人找到他,并说要把天下让给他。许由觉得自己不能领此重任,他考虑到自己虽受族人爱戴,但并不代表尧帝的儿子和手下也会听命于自己,万一他们不服,早晚会引出祸乱而误了国家大事,还要让老百姓受罪,而虞舜德才兼备,还是让舜来接替吧。于是他拒绝了尧帝的邀请,建议让德才兼备的虞舜接班,然后连夜跑到岐山之上过起了隐居生活。
尧帝并没有死心,听说许由跑到岐山去隐居了,心想,他不肯接替做首领,做个官他还是愿意的吧,于是又派人请他出来做官。然而许由认为自己只能做个普通百姓,便坚决不去,还跑到山下的河边洗耳朵,表示不愿意听他们再说这些事。
有的人不贪财,不贪色,也不贪名,可他就是贪利,这个利就是有利于自己的事情。中国古人教导我们要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假如一件事情对我们有利的话,我们要想到我们应不应该获得。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晏婴是一个非常有德行、有学问的人。齐景公的一个女儿想嫁给晏子,于是就请齐景公去为她说媒。为了完成女儿的心愿,齐景公来到了晏子家里。和晏子在畅谈之时,晏子的妻子来来回回地忙着布菜端酒。齐景公在这个时候就故意说:"这个人就是你的妻子吗?怎么又老又丑啊!我有一个女儿,年轻貌美,把她嫁给你做妻子怎么样?"晏子听到这里,马上郑重地站起身来,对齐景公说:"去老者,为之乱;纳少者,为之淫。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意思是说,我把年老的妻子抛弃,这是一种坏乱礼法的行为;而再娶一个年轻美貌的为妻,就会被人说是淫乱。何况看到美色就忘了夫妻之义,身处富贵却失了伦理,这是有违道德规范的啊。我的妻子,她在年轻的时候嫁给我,没有嫌我家贫家富,也不顾我个儿高个儿矮,把她的一生都托付给我了。现在我做到了宰相,怎么可以辜负她的托身之情而去娶别的女子呢?这件事万万不可,还是请您收回成命。齐景公听了这样的回答,看到晏子一身正气,觉得再说也是无用,也就收回了成命。
总之,对于财、色、名、利,哪一个还放不下,都应该想方设法去对治,不要让这些人性上的弱点妨°了我们的成功。
中国古人有一句话:"立名于一世,而失之仅顷刻。"我们回想一下,那些成功的人士,可能都?过了十年寒窗,在成功的过程中,克服了很多别人意想不到的艰难,好不容易事业有了起色,或者走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或者财源滚滚,日进斗金,但是因为一不小心,在一个问题上出现了疏漏,结果就把他一生的英名毁于一旦。古人说,当我们面对利益、欲望、诱惑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呢?应当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像我们站在悬崖边上,如果一不小心踏空而跌落悬崖,再想回头,已?不可能了。所以俗语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指那些一招走错输掉整个人生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