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唐朝为什么打不过突厥?其实在唐朝和突厥早期的战役中,唐军的失败无外乎3个字——机动性。突厥铁骑此时是草原最强,来去如风,在突厥对唐朝的战斗中,突厥在城池攻坚战中很少占到便宜,大多数的胜利,都来自避实击虚,用骑兵快速大迂回的方式,对唐朝防线进行夹击,从而一举击破之。此时中原王朝历经战乱,马匹稀缺,没有强大的骑兵,自然不能在野战中和突厥争雄。而与现代人想象不一样的是,此时东突厥的“军事科技”也异常发达。突厥本身就是以精于冶炼著称的,早年在隋朝与突厥的战争里,隋朝军队的强弓硬弩,给了突厥军队极大的打击。从启民可汗归降隋朝时,突厥人就积极向中原学习弩箭制造等军事技术,特别是颉利可汗攻破灵州之战,就是以硬弩攻城,导致唐朝守军全军覆没。此外突厥军队在攻城器械上也非常发达,颉利可汗的精锐“牙军”,拥有大小攻城器械上百种,许多都是突厥收留的汉族“技术员”制造。对于唐王朝来说,突厥,是一个兼有游牧民族机动性和汉民族“高科技”的强大对手,其强悍程度,甚至远胜于当年以游牧骑兵为主的匈奴。
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后,将平灭突厥当做了头等大事。他在位时期恢复生产,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同时对军队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改革了北魏时期就出现的府兵制,将原来的兵农分离改成兵农合一,招募大量精壮农民入伍,既扩大兵源又提升战斗力,更减轻了国家军费开支。与此同时,他还大行马政,鼓励民间养马,设立专管马匹饲养征用的官员,增加国家战马储备。而唐军的战法也与先前的南北朝以及隋朝不同,相比于北周、隋朝常用重甲骑兵的做法,唐朝从这时候开始化重为轻,大力发展硬弩和轻骑兵,以及善于对付骑兵冲击的唐刀步兵。正是这个战术的改革,在之后唐朝横扫四夷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反击的机会在公元627年五月到来了,这一年北方草原发生大规模雪灾,许多部落损失惨重,对于以游牧为生的突厥来说,这个打击是沉重的。同时颉利可汗与许多部落的矛盾也日益激化。与突厥历代可汗相比,颉利可汗格外特殊,在行政上,他更信任招揽来的西域尚胡,疏远突厥的宗室贵族,因此各部落日益与他离心离德,尤其是曾和他是盟友的突利可汗,因颉利可汗搜刮严重,两人矛盾日益激化。就在同年,突厥西部的铁勒部发生叛乱,颉利可汗命突利可汗率部镇压,被打得大败,恼怒的颉利可汗将突利可汗关押鞭打,不堪受辱的突利可汗举兵反叛,又被颉利可汗打败,无奈之下,突利可汗向唐王朝投降。这个天赐良机李世民怎能放过,公元628年十月,唐王朝决定出兵北伐,而此时的颉利可汗已经众叛亲离,东部的契丹等部族皆已反叛,西部的薛延陀汗国和铁勒部也脱离统治,连年灾荒又造成经济困难,他却偏偏火上浇油,率兵进驻马邑,向唐王朝炫耀武力,以为唐王朝会像以前一样花钱买和平,而这次他等来的,是唐王朝的迎头痛击。
十一月,唐王朝以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率六路大军出师,唐军初战告捷,在马邑击败颉利可汗。在这一战中,唐军展示了他们的新战法,以长刀步兵为方阵,后方排列硬弩,阻遏突厥骑兵冲锋,轻骑兵两翼夹击,将突厥军冲得大溃。更让突厥惊愕的是,唐军竟然连步兵都配备战马,步兵骑马抵达战场后下马步战。数年的休养生息,已让唐军积累了充足的实力,可以用强大的战斗力和雄厚的国力,与突厥打一番酣畅淋漓的野战。
马邑战役后,颉利可汗仓皇败逃,其属下向唐朝投降后,供出了颉利可汗的驻军位置,随后唐朝以李靖、柴绍、李道宗、卫孝杰、李世绩、薛万淑兵分六路,全力围剿突厥,颉利可汗节节败退,其属下部落纷纷向唐王朝投降。次年正月,李靖率领3000精骑星夜兼程,直捣颉利可汗的老窝定襄,李世绩的北路军则迂回到呼和浩特,将颉利可汗前后夹击,连遭惨败的颉利可汗逃到内蒙古铁山,只剩1万多残兵,他一面遣使至唐朝,要求求和,一面想借机脱身,但精明的李世民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就在唐朝使者唐俭进入颉利可汗营帐后不久,李靖的大军就拍马杀到,颉利可汗大军被杀得全军覆没,只身逃亡的颉利可汗本想逃奔青海,再联合当地部落起事,但唐军李道宗部已经堵在了那里,结果,颉利可汗,这位一度雄踞草原的枭雄,最终在甘肃灵州束手就擒。强悍一时的东突厥汗国,至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