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乌有:圆明园,背负历史的乌托邦

圆明园:一个帝国的背影 作者:金铁木


朱乌有/文

圆明园一直被作为近代中国历史的象征,在政治、文化、历史与艺术领域中皆有其浓重的色彩。这些,大多为人熟知。但人们还不大知道,圆明园是如何形成的?是什么人建造了它?在圆明园诞生之前,又准备如何来塑造?它是如何成为历史乃至世界最大的园林?在它的使命中为何强加了民族精神的涵义?而它为何形成了如此悲剧性的命运?它的诞生与毁灭又将给当下我们带来些什么?我们面对圆明园该投下怎样的目光?

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导演金铁木最近出版的新书《圆明园,一个帝国的背影》中找到答案。

圆明园的建造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是明朝的灭亡,满族人进入北京,建立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最初,这个入主中原的异族王朝的皇帝们被没有在北京建造园林的想法。在他们几代人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之后,他们并确立了以儒家思想治国的体制,而文化上亦受到深刻的影响。中国的文学艺术被看成是最高的文化成就。他们学习汉族文化,更喜欢作诗。康熙就可以看作崇尚中国文化的代表。这种影响不仅仅是皇帝个人,同时亦普遍影响着满族人以及后辈的文化心理。

康熙曾经几次下江南,对江南文化更会有独特的感受。正是在这种影响下,康熙在北京建造了第一个园林,名叫澄心圆。此后,便开了建造园林的先河,园林开始在紫禁城的北面大肆兴建。皇帝建造园林后,便住了进去,成为行宫。康熙不仅自己住进园林,还把园林赏赐给他的皇子们。而后来的皇帝雍正给赐的是一个叫“圆明园”的园林。但谁都不会想到,这个园林的命运在后来与中国的历史联系一起。

康熙死后,雍正成为皇帝。雍正即位虽然成为历史的公案,但却改变了一个园林的命运。圆明园随着主子地位的改变,它亦得到了不断的扩建。但此时的圆明园更是一个皇帝权力的象征,从中体现出一个帝王的意志和理想。在雍正看来,圆明园的“圆明”二字有着深刻的政治抱负和治国理念。

1725年,雍正正式主进圆明园,而圆明园的规模亦初步形成。这为圆明园日后的使命奠定了根基,它将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后来清王朝很多的政治事件皆与它有关联。而圆明园的扩建工程远未结束。雍正时,圆明园扩建了三年。雍正死后,乾隆即位,乾隆扩建圆明园长达九年。这不能不说圆明园已经不再是一个园林,而是被赋予了许多政治文化的意义,这亦为圆明园日后的命运带来了政治悲剧的韵味。

雍正、乾隆之后,几代皇帝似乎都习惯了在圆明园主政,而圆明园也真正地成为决策政治的中心。但中国的皇帝恐怕没有想到,当时的圆明园更有着国际的影响。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和法国传教士王致诚来到了中国北京,并在圆明园里面展开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他们将在这里看到的一切,都以书信的方式传达到自己的祖国。他们对圆明园的精美华丽的惊叹,使西方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并形成了当时的“中国热”。今日,我们在了解圆明园的时候,不得不依靠这些西方人的眼睛里留下的信息。而法国作家雨果在烧掉圆明园后,以强盗痛斥西方文明国家的罪行,从中可见圆明园在当时西方人的心理占据的地位。这些为我们看待圆明园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可以说,我们现在看待消失的圆明园完全与西方人的心态一样。只是,圆明园的历史以沉重的悲剧形式藏在我们的心理。

一些知识分子看待圆明园,也很值得注意。当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圆明园被烧时,正在一家酒楼里的士大夫陈宝箴目睹火光冲天,声泪俱下、悲痛不已。很多文人和士大夫们从烧掉的圆明园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譬如,翁同?在日记里预言:“夷人直扑淀圆,恭邸以下,仓卒出行,淀圆想被蹂躏。”这些忧虑不是平常人可以想到的。而文人对圆明园的悲怆心态亦可见一斑。王?运在《圆明园词》中曰:“百年成毁何匆促,四海荒残如在目。”同样的感慨在李大钊也发之为诗:“圆明两度晃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玉阕琼楼接碧埃,兽蹄鸟迹走荒苔。残碑没尽宫人老,空向蒿菜拔劫灰。”浦江清先生亦有诗云:“清山影里旧宫墙,浩劫明圆剧可伤。玉阕珠楼救不得,独留一柱峙斜阳。”这些诗词是知识分子们独特的表达方式,他们对圆明园的心理已经大大地不同于昔日的主人,也为我们现代人看待圆明园提供了一些角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