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盖蒂博物馆――盗墓贼的博物馆(11)

美第奇阴谋 作者:(美)彼得·沃森


关于这桩生意,盖蒂博物馆馆长约翰?沃尔什认为,用高达200万美元的博物馆基金购买同一画家的众多作品,不太合适。于是这批文物就被送了回去。这里也有一个细节足以揭露事实。这些陶盘并不是送还给了博物馆租借合同上写的所有权人赫克特,而是直接送还了美第奇,即赫克特那封书信中指出的这批文物的真正所有人。根据在美第奇日内瓦仓库查获的航运单,这批文物在1987年12月到达自由港。美第奇把这张航运单保存下来,很可能是出于机会主义的考虑,如果他将来再次出售这些陶盘,被人问到这批陶盘的来源证明问题,就可以把这张航运单拿出来,表示它们来自美国。

当然事实上这些陶盘都来自切维特里。它们的质量这么高,而且数量又这么大,如果是出自合法的考古发掘,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都会有很多专业人士撰文报道,揭示其重要意义,并广泛地展览和讨论。而这批陶盘在第一批宝丽来照片中呈碎片状态、以后又被逐步修复的事实,也再次确定了它们只能是近期挖掘的,在这之前都一直都待在土里。

另外两个文档也证实了这桩交易中的三角交易结构。表面上,把这批文物提供并出借给盖蒂博物馆的人是大西洲古董公司的赫克特,在出借卡上也是这样注明的(这桩生意盖蒂博物馆并没有给意大利警方提供正式材料,因为生意最终没有做成)。但是,在玛丽昂?特鲁给美第奇1987年6月的两封信中,却也提到了这桩生意。这两份信仍然是一封英文,一封意大利文。在6月10日的那封信中,她写道:

“亲爱的吉阿克默先生,我非常抱歉地通知你,我们目前不能购买你出借给我们的那20个陶盘。我之前游说馆长买下它们,但他仔细研究了那些陶盘之后,觉得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原因如下:那些陶盘的作者是同一个艺术家,对于我们这样的博物馆,最好把200万美元用于购买不同艺术家的陶器。我曾试用这批藏品的独特性来说服他,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买。”

6月26日,她又写道:

“我对陶盘的事感到非常抱歉。我真的希望你能理解,这不是我的决定。这是第一次约翰否决了我提出的购买建议。另外关于柏林画家的那些陶片,我们自然应该也退还给你,因为这是我们那个‘协议’的规定……”

* * * * * * * * * * *

显而易见,警方查获的跟盖蒂博物馆有关的四十二件文物,都是在意大利非法盗掘、然后偷运出境的。而美第奇则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所有交易都是出自他的授意。在这些交易中,美第奇的名字一次也没有在博物馆保存的正式文件中出现,但是绝大部分交易,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玛丽昂?特鲁――都知道那些文物来源于何处,这些在博物馆给美第奇的信件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顺便说一句,特鲁在这些信件中的语气充满感情,有时简直是非常亲密,而她在这些信中本应就事论事的。看来她在两人的通信中确实很开放。美第奇也许从来没有想到,警方会突袭他在日内瓦的住所,也许特鲁也从没想到她给他的信件有一天会被第三方看到。在1992年1月寄到日内瓦的一封信中,她说:

“听到关于我们那三个前科林斯单柄酒杯(一种体型中等的酒器,有一个把手)碎片的来源证明的消息,我也很高兴。知道它们来自蒙特阿伯特恩,对于我馆同事的研究工作大有帮助……

“我计划从2月19日到23日跟约翰?沃尔什一起去罗马。3月8日我会再次去罗马,预计待到3月12日。在这两次出差中,我希望我们能有机会见一面,深入讨论将来的文物生意。”

因此,我们很难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佩莱格里尼发现的三角结构关系是为了保护博物馆。如果,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没有查获美第奇在日内瓦的那些文档,尤其是那些照片,只是看到盖蒂博物馆的内部资料,那么我们会以为博物馆近年来购进的很多展品,是从欧洲市场买到的,而且大多但并非全部,购自瑞士古董商。尽管对任何了解非法文物交易的人来说,瑞士交易商的名声一直都很可疑,但是光这些并不能成为证据,因此,盖蒂博物馆这么多年来生意也没受什么影响。

但是美第奇的文档却揭开了所有的谜团。洛杉矶的J.保罗?盖蒂博物馆里,塞满了在意大利非法盗掘并偷运出境的文物。而且多年来,它的高层人员对这一切都心知肚明。因为他们非常注意,那些交易要严密组织,无比要保持博物馆形象“清白”。后来费里博士审问一名古董商时,该商人说瑞士古董交易圈都知道,盖蒂博物馆就是“盗墓贼的博物馆”。事实证明,盖蒂博物馆还真是名至实归。

* * * * * * * * * * *

从某种意义来说,卷入地下文物交易――也就是这场美第奇阴谋,盖蒂博物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所谓的“盖蒂少年雕像”。最先是博物馆从贝奇纳那里买到一个石像,随后美第奇赠送博物馆一个赝品雕像,试图证明后者那个雕像也是假的。他是真心想帮助盖蒂博物馆,还是想借机跟贝奇纳算旧账?跟美第奇和贝奇纳这样的人打交道,他们能真心相信什么?美第奇声称,他的那尊赝品跟贝奇纳的雕像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这就能证明那个雕像也是假的吗?尤其是当他们两人是一根安全绳上的死敌时,我们该相信谁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