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留意奈良时代以后的日本中央政府政策,就可以发现朝鲜半岛动乱的时候,躲避战火而逃到日本的‘归化人’都被强制性地移送到了上总、上野、武藏、甲斐等关东地区居住。不过有人推测,其实这种政策渊源已久,而第一批被强制动员迁居的人,我想就是邪马台国人。”
“嗯!”
“邪马台国可以算是日本的一个历史之谜,有人说它在九州,也有人说在别的地方,对于它所在的具体位置众说纷纭。我曾经花时间研究过这个课题,如果你有兴趣,我们以后可以讨论。还是回到东经一百三十九度的这个话题吧。刚才我说到有龟甲卜和鹿骨卜习俗的五座神社。越后的弥彦神社的经度在前面已经提过了;上州贯前神社位于东经一百三十八度三十八分;武州的御岳神社是东经一百三十九度十二分;阿伎留神社是东经一百三十九度十三分;伊豆的白滨神社则是东经一百三十八度五十八分。
“这几座神社都位于平吉所说的那条东经一百三十八度四十八分的延长线上。若是将这条线向东移十二分,那就可以和松本清张的说法对应了。东经一百二十四度线通过冲绳与先岛群岛的正中央,我们大致可以将其视为日本的极西点,最东端则四舍五入为一百五十度,那么平吉所说的春牟古丹岛左沿的舍子古丹岛应该就是极东点。以此求出日本的中央,就是东经一百三十九度了。平吉或许认为,在日本的中心点进行占卜是最灵验的,所以居住在那里的巫师所拥有的灵力也是最强烈的。他在昭和十一年就预言了这条线的重要性,只要在它的上面就能获得某种力量。”
“嗯,你这个看法很有趣。”
“还没完呢,我还要提一件事。”
“请说!”
“高木彬光在他的长篇小说《黄金之键》里,也提到过这条线。”
“哦!也是有关这条线的?”
“是的,不过小说里没有提到具体的数字。主要内容是说明治维新时期,江户幕府为了东山再起而埋藏了一批珍贵的财宝。
“我只把和平吉有关的部分解说一下。江户幕府解体的时期,有一位和胜海舟齐名的政治家,他名叫小栗上野介,小栗家代代侍奉德川家,所以他也十分忠于德川幕府,和倒幕派可以说是势不两立。当时幕府决定征讨萨长东征军,在对于是否出战的态度上,他不同意胜海舟的恭顺派意见,而是积极主战。最后他甚至决定亲自率领幕府军,拟订了一个一举歼灭萨长东征军的计划。据说后来西乡隆盛知道了计划后,也大为赞赏。
“小栗的计划是这样的:让幕府军驻守在箱根至小田原一代,然后等待萨长东征军长驱直入已经成为空城的静冈,并在箱根和东征军交战,迫使他们逃往兴津,而此时停靠在兴津海岸的军舰就展开炮击,将东征军一网打尽!兴津这个地方,半面临山,半面临海,是个狭长的走廊形地带。倘若遇到炮击,根本无处可躲。
“可惜这个伟大的骏河湾作战计划,因为大势所趋,根本没有机会实施。具体地说是德川庆喜没有准许,所以才不为人所知。不过,如果真的实行,或许历史就会被改写。江户幕府也会更早地终结。箱根与兴津两地与东经一百三十八度四十八分这条线之间的距离几乎是相等的。也就是说这场战役,本是计划在一百三十八度四十八分线上展开的。还有,这场战役的指挥官小栗上野介的籍贯在上州权田村。这村子也在东经一百三十八度四十八分上,后来小栗因为政治上的失利,回权田村隐遁,最后被幕府处决了。他的墓所在位置,也正好是东经一百三十八度四十八分。高木彬光在《黄金之键》这本小说中认为赤城山不是埋藏黄金的地方,藏宝的地方应该是松井田与权田村之间的某处,而这两处之间的那条线应该就是东经一百三十八度四十八分。
“另外再说几句和小说无关的内容。太平洋战争末期,日军决意在本土与盟军进行决战,军部计划将大本营由东京迁至内陆的松代。松代位于长野以南,是有名的川中岛决战的战场。或许有这样一个典故,日军就想借此展开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