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须的嘴不撒谎。 (本巴语)
谚语的形成远远早于书面历史。数世纪以来,谚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有生命力的文学体裁主要靠口述传统得以传承。笔者搜集的谚语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来自各大洲多个文化群体。最早的书面谚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2550年。直到1963年,人们才在距巴格达西南150公里的地方发现苏美尔人刻写在泥板上的早期谚语,可这些谚语的口头历史一定更加久远。我们只能确定这些谚语成文的大致时间,但却无从了解在那之前早就使用过这些口头谚语的先人的历史。谚语一般都面临着这样一种情况:很多时候我们对谚语的生成、历史、传播不得而知或知之甚少。一些书面文集中使用和收录谚语,这一事实表明,谚语被保存了下来并得以传播,先以口头形式,然后再以书面形式,先在某一地区,后在某一国家内传播,到今天在国际上流传越来越广泛。
谚语的定义五花八门。较之俗语,谚语更广泛地适用于各种语境。谚语可以用来结束讨论,消除误会,掩饰无知或粉饰坏事。尽管现在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包罗万象的定义,使用者和听众仍能很快地识辨出谚语。可以说谚语是简短精炼的俗语,灵活地传达出公认的真理或受推崇的信仰。总的来说,各种定义都强调了谚语的以下四个特点:(1)简洁固定的艺术形式;(2)谚语的社会评议功能和保守功能;(3)谚语的权威性效力;(4)谚语起源的匿名性。
谚语和俗语的起源很难查清楚。有时谚语似乎来源于圣书、重要的经书或文学名著。然而事实可能正好相反:那些圣书或经书的作者们随心所欲地盗用了口述传统。这就意味着,我们无从得知是谁发明了谚语,同时也无法弄清楚或大致确定谚语的真实历史。这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对谚语进行历史分类。有些谚语一定非常古老,而且直到现在仍在使用。另外一些谚语虽不再出现在其母语中(因为其母语已经消亡),但在别的语言里仍然具有生命力,例如,在拉丁语消亡了很多个世纪以后,一些拉丁语谚语还出现在欧洲各地的其他语言中。尽管某些相关材料一再强调,许多谚语直到今天仍然非常流行,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是无法得知同一条谚语从前和现在的使用频率。
不同文化中的谚语热情地涌现,被诩为一种严肃的文学体裁。非洲约鲁巴人说“谚语是言语之马”,意思是说,一旦对话失去方向,谚语可以用来挽回局面。请看范例:
一百则谚语,一百条真理。(西班牙语)
谚语是日常经验之女。(荷兰语、克里奥尔语)
谚语是语言的奶油。(阿法尔语)
谚语全都踩着高跷走。(瑞典语)
这些关于谚语的谚语有助于提高谚语这一文学体裁的声望,扩大其影响。
谚语和俗语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呢?不管是来自像《塔木德经》(犹太法典)、《圣经》、《可兰经》、古印度经典《吠陀经》那样的传统智慧,还是出自于政治宗教领导、哲学家或诗人之口,谚语都被当做引语来使用。口述文化中的谚语专家主要是,或不外乎是,酋长或长者。他们引述祖先的传统,自视为传统的优秀代表。
谚语关系到传统智慧。谚语强大的影响经如下有力的参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传统告诉我们……”或者“我们的祖先曾说……”如果权威已经发过话,我们这些人又怎能违背祖训,与多如牛毛的传统、宗教或成熟的判断唱反调呢?通过渲染传统智慧无可非议的效力,谚语使用者自己也赢得尊敬和权威性。如一则简洁的、自我欣赏的津巴布韦绍那语谚语所言,“男人的话永不磨灭”。这样一来,主导价值得到确认,并且有利于使用者,最终使他如愿以偿,正如另一则绍那语谚语所言,“使用谚语的人要什么有什么”。因此,谚语具有使某些角色模式合法化和防止人们质疑这些角色模式的权威功能。
那些深谙谚语且能适时运用谚语的人,最容易让生活在拥有丰富口述传统社会里的人刮目相看。引用是一门艺术。人们可以使用引语来表达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而不愿直说的想法。谚语可以制造出一种疏离感,将事情概括化。发言者可以置身事外,用一种间接的、艺术的方式来谈论敏感的话题,发表不得不发表的意见,但却不带任何危险性,因为发言者自己可以不对“传统的”话负责。援引谚语可为批评、讥讽甚至攻击他人提供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