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工 作(2)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 作者:(荷)斯希珀


总的来说,家务虽然一直必不可少,但却并未从受益人那里真正得到应有的高度尊重。一些谚语指出,有些人意识到了这点,正如一则来自喀麦隆的昆都语谚语所言:“坏丈夫看不到妻子所做的一切。”或者,如下面这则波多黎各的西班牙语谚语所说:“他走进干净的房子,坐在摆好的桌子旁,却并不知道这一切所付出的代价。”这里人们显然是在同情那个做了这些家务的人。至于做家务的是男人还是女人,我们并不清楚;但受益者却显然是个“他”。在谚语当中,世界各地女人的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四项:

看孩子(从哺乳到摇摇篮及其他形式的照顾)

清洁(包括扫地、洗衣等)

煮饭(包括所有准备工作:研磨、烧炒、烘烤、打水、拾柴、采集香草和其他调味品等)

手工(纺线、织布、针线活、编织等)

和其他谚语一样,有关工作的谚语也大力反对离经叛道的行为。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工作要有性别分工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如此?这其中的原因和原则可能各不相同。柏柏尔人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女人为什么没有自己的集市或市场:很久以前,女人想要有自己的集市,于是她们就抵制男人的集市。但是,尽管男人们接受了女人的集市――这个故事强调,女人显然要得到男人的允许――她们最终还是一事无成,因为女人把时间全都浪费在化妆打扮和聊天闲扯上了。这个故事最终以一则谚语结束:“女人的集市从未开过张。”(摩洛哥)因此,在相关社会里,市场活动被认为是男人的领域。另外一个例子来自阿散蒂文化:“女人卖鸡蛋,不能卖弹药。”女人不应该卖弹药,因为枪和弹药属于“男性”打猎和打仗的范畴,而养小鸡和卖鸡蛋才是女人的事情。

在坦桑尼亚赫赫人及其他一些人群中,农场里的工作也按性别分了工,正如下面这则有些模糊的谚语所言:“锄头是母鸡,弯刀是公鸡。”意思是说,女人耕地,因此使用的工具应该是锄;而男人的工作是伐木和开荒地,然后女人才能开始干活――耕地。“男耕女织”是则汉语谚语。这一观点在另外一则谚语里得到了加强,而这则谚语又对角色转换的危险性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女耕田,旱三年。”此外,谚语中还记录了许多其他男女分工的习俗:

只要有男人在,女人就不能敲开坚果。(阿散蒂语)

劈开[动物的]脑袋非女人所为之事,喝啤酒亦如此。(吉库尤语)

如果男人有个好厨子,那他又何必烧伤自己的手指呢?(广泛流传的阿拉伯谚语)

也许她不太听话,但还是要洗尿布。(印度尼西亚语)

无需多加解释。世界各地的谚语都在提醒女人们,做好那些她们适合做和应该做的事情,不要跑到属于男人的领域里瞎掺和,男人也同样。多数情况下,谚语只是简单地告诉人们,世事如此:

收获之后,女人织布,男人打铁。(泰语)

正月十六祭祖灯灭,男孩上学,女孩纺线。(汉语)

女儿纺线,儿子拿盾。(西班牙语)

父亲伏案,母亲洗碗。(美国英语)

以上这些谚语并未明确提出一个价值标准。然而,在大多数社会里,打铁被视为一种颇值得尊重的专业技能;而且与待在家里做手工相比,上学也通常被视为走向进步――因而也是取得权力和地位――的一个重要途经。学校教育最终使人“伏案”,而且见“世面”也通常比一辈子待在家里更重要。除此之外,谚语中还常常表现出对女性受教育一事的强烈怀疑,甚或有时还会直接拒绝这种选择,因为接受教育与家庭妇女的职责背道而驰,用一则丹麦语谚语来说就是:“受过教育的女人,笨手笨脚的主妇。”不管有没有头脑,女人都无法逃脱其命运,而她们那无法逃避的家常工作和责任又在谚语中反复被强调:

女人生来为做家务事。(拉迪诺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