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令人懊恼,有些疾病其实是我们身体的一种保护措施。
什么是疾病?
疾病的定义是这样的:机体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的身体就如同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器官就如同机器上的零件。哪个零件出了问题,就会导致机器的使用故障,即使暂时不影响全局,也会导致其他零件的超负荷磨损,慢慢地整个机器也会被拖累,影响使用。
首先感谢疼痛
疾病给我们最直接的冲击,就是疼痛,不舒服。当我们腰酸背疼、吃不进饭的时候,我们抱怨着身体不“听话”,给我们“添麻烦”,其实不是身体不听话,这恰恰是疾病的信号。痛是人体自我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痛表现于皮肉而发自于心。一般人疼痛,就吃止痛药,用止痛药去麻痹神经,是自欺欺人的做法。甚至还有人拿止痛药当保健药,美其名曰,常吃止痛片,不容易得脑梗。殊不知,止痛药长期服用,非常容易得尿毒症、视网膜中毒、癌症等,只怕等不到脑梗的年龄就一命呜呼了。
疾病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小痛变大痛,小病成大病,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扁鹊见蔡桓公》里说得好:“疾在腠理,汤熨(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所以,当我们出现疼痛的时候,要及早查明原因,及早治疗,切莫病在骨髓,悔之晚矣。
疾病,也是一种保护
一个老友不幸患上癌症,身体每况愈下,家人已经对治疗都不报希望了,谁知又感染伤寒,可谓“屋漏又遭连阴雨”,大家都叹息他临终前还要再受疼痛的折磨。出乎意料的是,一场伤寒之后,他体内癌性包块逐渐消失,癌症竟不治而愈,大呼因祸得福。
一个小女孩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依靠每月输一次血延续生命,祸不单行,又感染上病毒性肝炎,巩膜和皮肤黄染。两周后黄疸消退,他的“再障”竟奇迹般痊愈了,再也不用依赖输血活命。
这种疾病相克乃是机体应激反应的结果。我们知道,健康的机体拥有完善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好比身体的卫士,应激反应好比战斗报警器,身体卫士听到警报便奋起反击,机体对致病因子的吞噬杀灭作用加强,在消灭入侵者的过程中壮大自身。
被癌症或“再障”折腾者免疫功能必然低下,身体卫士处于疲软状态,战斗力削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机体抵抗力减低。通过再次染病,新的致病因子使身体拉响警报,唤起了应激反应,迫使机体接受战斗的洗礼,通过增强自身免疫机制,使原来患的“不治之症”霍然而愈。
有的人身患癌症不治而愈,容易患感冒的人癌症与他无缘,就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科学家为此开创以病克病的奇特疗法,用卡介苗治疗膀胱癌。所以,即使你是真得了什么不治之症,也不要轻易放弃,也许“病”会帮你。
当然,这种因祸得福的事情并不常见,但是在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病”的确能帮助你恢复健康。
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对机体是有益的。当呼吸道黏膜受到异物、炎症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消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如果一咳嗽就用止咳药物,则会把加重炎症的脏东西都滞留在呼吸道里,不利于炎症的消除。
呕吐也是为了排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减少吸收,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若此时采用药物止吐,会使有害物质滞留在体内,危害健康。所以不要轻易否定疾病,要学会对症下药。
感谢疾病
得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俗话说得好:“有啥别有病。”疾病不止让我们的身体遭受到折磨,而且正常的生活和情感也会被干扰。基督教义中,认为疾病是罪恶的惩罚,病得越重,罪恶就越难以启齿。
其实,疾病和罪恶无关,疾病只是肉体、情绪、心智、灵性的某一方面出了问题而已,只要积极乐观地去面对,配合医生的治疗,就可以战胜疾病。
疾病虽然让我们痛苦,但是它也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人生。就像白色之于黑色,由于白色的存在,才使黑色有了“黑”的用处;就像恶者之于善者,如果不是恶者的“反衬”,便无法体现善者的价值……同样,疾病相对于健康,假若没有疾病的“坏处”,那么健康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任何相对存在的事物的对立双方都是具有意义的,包括疾病也不例外,何况其存在的意义还远不止仅相对于健康而言。
在另一个角度,疾病是身体已经被折磨得不堪重负的“抗争”,它强迫我们从现在的状态停止下来,让我们关心自己的身体,当全身心放松下来,重视疾病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疾病陪伴的同时,我们享受着另一种人生,眼睛能看见阳光,开始感恩和珍惜自己的生命。
感受疾病带来的种种不舒服,然后加倍珍惜健康生活的每一个瞬间。上不来气(缺氧)时候,才发觉顺畅呼吸是多么难得;心房纤颤,才感觉心静若水是多么美好。也许开始的时候会有不平和愤懑,但是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释然,纠缠其中,是对生命的亵渎,自我的摧残,所以必须感谢疾病,让我们有了充分的休息时间,有机会看穿世事,产生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庄子说得最好:“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