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80、1990年代的意大利家庭(1)

梦与日记:南尼-莫瑞蒂的电影 作者:(英)埃娃·马齐耶斯卡


第二章 “家庭万岁!”:个体、家庭与男性气质的危机

人总有一天要离开家,也许越快越好。

--大卫?库珀(David Cooper)

我不想克服我的俄狄浦斯情结!

--米凯莱?阿皮切拉

在前一章中我们认为,从使用自传体的角度看,莫瑞蒂的影片可以分为不同的集群。在本章中,我们的核心是莫瑞蒂对家庭,尤其是个体(特别是男性的个体)与家庭的关系这一论题的探究,这样的区分也是有用的。对莫瑞蒂的影片进行如此分类有两个主要的原因:其一,在莫瑞蒂的全部作品中,男性主题与家庭的再现方式发生着持续的变化;其二,莫瑞蒂用连续性的影片造成一种印象,即这些影片呈现的是同一个角色在不同阶段的生活。因此,我们将影片分为三个集群:在第一类的影片中,一个年轻男子拒绝家庭的纽带和义务,或者变得“我行我素”,或者加入公社或其他的替代群体;第二类表现一个年龄较大的角色寻找完美家庭,但终究没有建立起来;在第三类中出现了与“理想”相对照的“现实”家庭,男人也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1980、1990年代的意大利家庭

为了理解莫瑞蒂对家庭以及个体与这一古老习俗的关系的表现,以及家庭话语在他的作品中的重要甚至中心性的地位,我们将把他的电影置于晚近意大利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保罗?金斯伯格(Paul Ginsborg)的著作《意大利当代史》(A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Italy)和《意大利及其不满》(Italy and Its Discontents)涉及整个的战后意大利史,他指出了1980、1990年代意大利家庭的两个特点。第一个是家庭的凝聚、稳定、连续和强大。譬如,金斯伯格引用了《经济学家》杂志(The Economists)在1990年5月进行的一次调查,它显示家庭是“意大利社会历久不衰的单元。这解释了公共精神甚至是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在意大利的缺乏……解释了黑手党这个最大的家庭,也解释了商业的模式。从阿涅利家族以来,意大利人喜欢由家庭内部控制事务”(Ginsborg,2001,第68页)。

统计数据支持了这一主张。譬如,与西方世界的其他国家相比,意大利的离婚率是很低的。在离婚合法化6年之后的1980年,意大利的离婚数字是11800对,即全部人口的0.2‰。如今,意大利和爱尔兰是欧洲离婚率最低的国家,0.7‰,而欧洲平均数是1.9‰(Gallo,2001,第 15 页)。在1980、1990年代,意大利的单亲家庭数量很少,非婚生育占全部生育的比例也很低。1980年,只有4.3%的孩子是非婚生育的,到2000年这一数字升高为9.6%,但仍远低于欧洲平均数28.4%。此外,在意大利代际之间的联系也比其他西欧国家要紧密:“祖父母、父母和孩子通常亲密地生活在一起,保持着日常的彼此接触”(Ginsborg 2001,第74页)。基于此,金斯伯格称意大利家庭为“长”(long)。这种特点还表现为“扩展家庭成员尤其是堂表亲之间频繁的接触。这一切使意大利家庭在空间和情感亲近上体现出一种特殊的品质”(同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