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明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就必须提及郑和下西洋。在欧洲人远洋航行前半个多世纪,郑和的船队曾七次下西洋,远至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海岸43。但之后这类远洋航行全部被朝廷禁止,令人感到非常可惜。有不少人相信,如果明朝继续派遣船队下西洋,推广海外贸易,中国很可能比西方更早实现现代化。要探讨这个可能性,我们需要明白当时的经济环境和地缘政治背景。
正如上文所说,明清时代的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当时,中国必须依靠外国输入的重要产品基本上只有马匹和白银;到了18世纪,因为人口膨胀,所以也需要从东南亚和印度进口大米和棉花。但是在明初,大米和棉花还能够自给自足,马匹依靠与西北游牧民族通商得到,而白银要到明朝的中后期才成为国家主要货币44。在明初,政府正致力推行纸币作为国家货币,白银的需求不是特别大;况且,欧洲人还未发现新大陆的银矿,也还未东来,所以东南亚和西洋的白银不会很多。因此在明初,东南亚和西洋能够输入中国的商品非常有限,而他们也没有能力大量购买明朝的产品。彭慕兰表示,东南亚和印度提供给中国的市场是一个狭小的市场45,这个市场在明初的时候比明朝后期和清朝更加狭小。
我们从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货物可见一斑――宝石、珍珠、香料、珊瑚等46,大部分都属奢侈品,因此郑和的船只被称为“宝船”是很恰当的。这些奢侈品可以满足明朝上层社会的需求,但是上层社会的人口毕竟只占全国人口的很少部分,上层社会的市场是一个狭窄的市场。换句话说,在明初,中国与东南亚、西洋的贸易额不会很大,所得到的财富也是有限的,收获很少。
另一方面,每次下西洋的耗费非常庞大,人员伤亡率极高47,因此从经济角度来说,下西洋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