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虔诚信佛的卫藏人(1)

灵魂的台阶 作者:王石


经江孜城,游览居高临下的老县城旧址,残破的建筑按原样修复,成为旅游点。远眺,蓝天白云,正是丰收季节,富饶的河谷。

蓝天下,经幡随风舞动。眼前的江孜由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山脚村落的民居紧挨着,屋顶上建平台,形成一个小院子,晾晒粮食,儿童嬉戏,充分利用了空间。

来自福建的山友花雕爬上观望楼,举着相机“咔嚓咔嚓”,异常兴奋!

江孜地名来自藏语“杰卡尔孜”,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江孜建城已有600多年历史,比日喀则还要早。由于地处通往锡金、不丹的要道,水土丰美,遂成为重镇。这里距离日喀则90公里,距离拉萨250公里,地理上更接近后藏,但清朝时期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政府管辖。“宗”是要塞的意思,可见它的位置具有战略意义。1904年的抗英战争就是在这里进行的,江孜也因此享有“英雄城”的美名。

传统上把藏人活动的区域分为卫藏、康巴和安多。我们今天称为西藏的、以拉萨为中心的高原大部原来叫“卫藏”,是藏区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以北的藏北、青海、甘南、川西北大草原叫“安多”,因为是草原,出产良马。“康巴”则包括川西的甘孜、阿坝,西藏的昌都和云南的迪庆。各地人也形成不同的习性,卫藏人虔诚信佛,安多人勤奋精进,康巴人强悍勇敢。

卫藏又分为三个区域,从西向东分别是:包括整个藏北高原的阿里,江孜所在的日喀则地区一带称为后藏,拉萨和山南地区称为前藏。阿里地区人烟稀少,前藏和后藏是藏民传统栖居之地,其中又以前藏人口最多。

前藏与后藏以雅鲁藏布江为界,历史上,前藏是达赖喇嘛的大本营,而班禅的影响力更多集中于后藏。1000多年来,藏传佛教在藏区一直拥有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甚至远及锡金、不丹、尼泊尔、印度乃至世界各地。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了佛像和佛经,这是佛教最早进入西藏,但属汉传佛教。8世纪晚期,莲花生大师等高僧把许多经、咒译成藏文,创建显密经院及密宗道场,发展在家、出家两种僧团制,奠定了藏传佛教的基础。莲花生大师被藏传佛教尊为“古鲁仁波切”,意为“宝上师”,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释迦牟尼佛的身口意三密之应化身。

佛的概念,与“上帝”、“安拉”这些全能的、作为造物主的神不同,它是“智者”,也是消除无知无明、获得最高智慧的境界。藏传佛教的核心是中观正见和金刚密法。其中中观思想由大乘佛教思想家龙树提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是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它们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或自性――就连佛法真理也是如此。只有排除了各种因缘关系,破除执著名相,才能证悟最高的真理──空。

所以,藏传佛教提出三种价值观境界:

下士道:行善累德,劝善戒恶,远离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进入人、天、修罗的三善趣。

中士道:既否定三恶趣,又否定三善趣,修戒、定、慧,从轮回中解脱,出离生死。

上士道:发慈悲心,修菩萨大行,普渡一切众生同出苦海。

发展到今天,藏传佛教有宁玛、萨迦、噶举、格鲁四大宗,四宗又分为许多小教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