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请不要误会,开启指导虽然作用于心灵,但并不是心理咨询,来开启的大多都是很正常很健康的人,有很多职场的白领和企业家,也有政府公务员、培训师,甚至还有心理咨询师。他们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一些磕绊,于是来寻找心灵的支持,开启指导师只是帮助他们恢复心灵的自动修复能力,其实真正帮助他们自己的人,是他们自己,不过是指导师启动了潜意识的内在机制而已,这就像是汽车发动机的点火器一样
那么,说到“开启指导”。是指什么呢?
开启指导,作为一种工作,是以“案主拥有解决问题的真正答案和所有资源”为基本原则的科学工作方法,目的是支持案主找到答案。
开启指导,作为一种职业,是“开启指导师”的简称,是指从事开启指导工作的,被相关专业机构认证过的专业人士。
案主,就是开启指导师服务的,需要获得支持或者唤醒的当事人。
“指导”一词,虽然感觉很现代,其实自古有之,导者,本身“道”也。亦作“ 指道 ”。指示教导;指点引导。 《汉书 路温舒传》作“则指道以明之”。 周寿昌 《汉书注校补》:“指道,言指画引导也。”
开启指导师一定“相信案主自己智慧答案”,所以不会给建议、忠告、咨询,而仅仅是指画引导,让其自得智慧。
开启指导师的主要工作方式,是用科学有效的高质量“提问”来指导:“千卷经文翻稀烂,高僧上师全拜见,不及一问点灯燃,开启世界万年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东方智慧、国学的根基都是“人人皆有具足智慧”“人人皆可为尧舜”,如果当事人有智慧,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对着智慧讲“建议”呢?甚至包括讲国学的“大师”,这个世界本不该有什么国学大师,因为国学的基础就是“人人皆有智慧”,怎么会产生“国学大师”呢?
开启指导师,不是大师,也不会成为大师,开启指导信任案主的智慧,于是用提问取代咨询,开启指导师对案主的提问工作方式,不是讲坛上的国学,而是“实践的国学”。
同时,这还与古代中医的道理相通合一:中医养身,强调治未病;开启养心,也是治未病。开启指导的核心原理是“每位当事人内在智慧具足。为什么这么说呢?
《黄帝内经》认为,养生第一是养心,这是养生的支柱;第二是饮食,这是养生的基础;第三是体养,也就是锻炼运动,这是养生的动力;第四才是药养,这是养生的最后才用到的辅助手段。中医非常强调“万病皆从心起”。比如:你多半体验过怨怒积郁时,胸腹部紧张、心口发紧的感受,久而久之自然伤身。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中医都是开启指导师,既开药方,也调心安气。
古代中医的核心是治未病,治未病的核心就是养心,养心,养命也:也就是养先天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有着强大的自愈能力,复苏能力。而心灵开启指导的本质用意正是用科学养心。所以,开启养心,其实是古代中医在心法上的沿承。
此外,开启,养心,还有一个中医比喻的解释:
人们的意识深处,(心灵,形象地说如同意识和潜意识的岛屿,以及集体意识深处的岛屿大陆架)是有很多孔窍的,可以比喻为意识岛屿深处有许多穴道,而开启的提问和隐喻如同针灸,如果点到穴位,启动内心的经络,只需要简单几次,甚至一次就可以见效。开启指导是一门养心、健心的艺术,而隐喻只是开启指导的方法之一而已。
如果说提问如同中医的行针,那么隐喻的方法如同中医中的艾灸,因为艾其性暖,容易缓解穴位,疏通经络,所以能够高效科学地支持到别人。
举一个例子来说清楚:时下出现了很多从事禅修、瑜伽等的灵修人士,都追求“完全不执著”,却不知道对不执著的“完全”追求,其实又是一种“执著”这个穴道在很多灵修多年的人那里都打不通,形成了最后一个顽疾。
怎么办呢?这样一点拨:不执著的关键是“允许”,允许自己可以“不完全执著”会怎么样呢?这样一问,听者一想,穴道就打通了。 这只是开启指导遇到的诸多例子之一。
心身是合一的,穴道一通,心窍舒通,身心自然健康。
同样的,现在你手中的这本书,虽然是高段开启指导的案例专业参考书,同时也是一本高水平提问的书,这本书,不也可以看作是开启高段指导课程的一个比喻?
所以,如果你要想从这本书中获得收获,只需要你做一件事,就是每一次遇到书中故事后面向你提问的时候,不要急着往下看,停一停,慢慢品味,试着回答一下,那样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才会被你获得,否则,你有可能错过这本书中的真正内涵。
再讲一个比喻吧:你正读着的这本书,现在还是干瘪的茶叶,
但不是一杯茶。你若要品茶,须倒入你心中甘泉,用心体会,煮茶,喝茶,赏茶,品茶,却不要过于咀嚼茶叶。
对,你知道我在讲什么,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隐喻。对文字不求甚解,只是去感受就行了。
好了,就这些。既然是心灵太极,我已经邀请你站在芳草如茵,苍松翠柏的华山之巅,准备起势了,你呢?愿意在这个天高云淡的日子里,和阿勋一起开启心灵,来试一试心灵的太极推手吗?
最后要嘱托一句:静净是智慧的开始,如果要从本书获得更多的信息,让你的心静下来,你知道的,只有心静,才能听得到窗外,落雪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