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18年3月,西晋皇帝被害的消息传到建康,西晋宗室,琅邪王司马睿为之服丧举哀。三天之后,司马睿继承晋统,即皇帝位,建立东晋。
就在司马睿的登基仪式上,发生了千百年来罕见的一幕。晋元帝司马睿整理好衣冠,在庄严的鼓角中登上大殿中的台阶,走向御座,他的文武百官神情肃穆,仰望着皇帝的背影,一切都中规中矩。突然,司马睿转过身来走下台阶,从底下的群臣中拉出一个人来,毕恭毕敬地说:“仲父,我一个人坐那个位子,心中忐忑,请你一块跟我坐上去好不好?”
此言一出,百官色变,互相看了看,被称为“仲父”的大臣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您是皇帝,好像太阳一样,假如太阳和万物同辉,臣子们又该瞻仰谁呢?”司马睿却不这样认为,坚持要拉“仲父”上座,好像要热心挽留客人,绝不放手,“仲父”则坚决推辞。双方拉拉扯扯三四个回合,司马睿看“客人”确实没有留下来跟自己做伴的意思,这才罢手,当起了孤家寡人的皇帝。
这一幕,估计在历史上可以被称为“空前绝后”。被皇帝拉扯的不是别人,乃是当时江南大族的代表人物王导。
东晋建立后,王导担任宰相,王敦则掌握长江中下游的军队,形同割据,弟兄两人出将入相一内一外帮助司马睿撑起了局面,王氏权势甚至盖过了司马氏,所以当时人们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而又符合实际的话:“王与马,共天下。”
实际上,东晋从建立那天起,其政权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之所以还能维持一百多年完全是因为几个世家大族势力均衡的结果。而东晋立国六十年前后所经历的内忧外患几乎把东晋王朝送上了灭亡之路。
东晋时期,皇帝无能,皇室衰微。因而跃跃欲试想做皇帝的人很多,但最终取代东晋的却是寒族出身的北府君将领刘裕。
公元371年,谢安被升任侍中,开始进入了中央政权。这一年对东晋朝廷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手握兵权的桓温本想立功中原以提高自己的声望,没想到被前燕名将慕容垂打得惨败。为了重立威名,桓温废帝又立帝。此时的谢安洞悉老上司桓温的野心,准备尽忠匡扶朝廷,竭力不让桓温篡权的图谋得逞。
咸安二年(372),即位不到一年的简文帝就在愤怒和恐惧中死去,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孝武帝。原来满心期望简文帝会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桓温大失所望,他于宁康元年(373)二月率军来到建康城外,准备伺机篡政。当时桓温在新亭预先埋伏了甲兵,下令召见谢安和王坦之。建康城中人心惶惶,人们纷纷传说桓温要大开杀戒,王坦之非常害怕,找谢安商量应对的办法。谢安神情坦然地说:“晋朝的存亡,就在我们这一行了。”然后,谢安就和王坦之一起出城来到桓温营帐。当时王坦之紧张得汗流浃背,汗水把衣衫都沾湿了,连朝见时用的手板也拿颠倒了。谢安却从容不迫地入座,然后微笑着问桓温说:“我听说有道的诸侯都把人马驻扎在边防来保卫国家,桓公你怎么却把我大晋的将士藏在墙后面呢?”桓温尴尬地回答说:“我的身份和地位在这里,不能不做点防备。”随后桓温命令预伏的士兵退下。当时王坦之以文采风流和谢安并称于东晋,而这次之后,人们才知道谢安的镇定和才能远胜过王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