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又搬进了厂房建筑区。厂房式住宅最适合音乐家和画家,因为厚墙隔音,空间大,建筑大多是早期曼哈顿建筑师的杰作。现在这种房子越来越少了。因为它不适合家庭,没有足够的卧室。曼哈顿厂房式住宅大部分在中城、下城。中国城,揣百喀( tribeca ),soho,百老汇都是有名的厂房住宅区。
从三十街以上到中央公园以下大概都算中城吧。中城有火车站,有百老汇剧场,有长途汽车站,有红灯区( 现在没了 ),有供出租的艺术家画室,有各种小剧场……是最嘈杂的地区,有很多爵士音乐家住在中城。后来红灯区被拆了,很多艺术家的画室也被拆了。四十二街的文化被迪斯尼商店取代,中城完全成了大商业区。我现在住的地方,是在中城,那儿都是大型厂房建筑,多数建筑是办公室和批发公司,只有少数的楼改建成住宅。走出我的住处,到处都是电脑商店和服装批发店。白天上班的人群如潮,到了晚上,几条街上都是寂静无声。邻居的那几家饭馆只有午饭快餐时人多,晚上真是萧条。街口的那家有名的黎巴嫩饭馆每星期五有中东音乐和肚皮舞表演,只有那一天热闹,其他时间都没生意,因为那儿不是住宅区。那些批发店的衣服,是世界上最难看之服装大聚会,每天路过它们可以想象出世界上各种最有人情味的场面。比如意大利的奶奶过生日,俄罗斯的大婶儿二婚。
住在中城不温情也不艺术兮兮,很有爵士音乐风格。你眼看着一堆堆来购物和上班的人群拥来挤去,像是be-bop的音符和节奏。我们住宅门口的咖啡店是那种廉价的快餐店,里面黑糊糊的,没有作家的照片也没有艺术家光顾,来的都是附近打工的。但是店里的伙计们,对人非常友好,无论我进去还是路过,都是一片笑容。街上常停着大型的送货车,邮递员推着货物还是喜欢站下来跟你拉家常。如果没有这些寒暄,我们就像住在一个忙碌的机器城里,商店,汽车,商店。回到家里藏起来,朋友们还说在我房间里能感到曼哈顿精神。我不知道那些精神是从哪儿钻进来的。因为我从来不拉开窗帘,一拉开窗帘眼睛就能直射进对面楼的办公室里去。
坐在“邦司和挪伯”( Barnes&Noble )书店里看书也是一乐( 这是连锁书店,曼哈顿到处都有 )。那儿提供了世界上最多最新的信息,你可以买了吃喝坐在那儿,大饱眼福,比图书馆好多了。图书馆要有借书证还不能在里面吃喝聊天,在“B&N”看书,不用真买书,就可以在里面过起日子来;找上一大摞爱看的书,找张桌子,买足了吃喝,一天就在天南海北中过去。走出书店,街上已经灯火辉煌,算命的和做美容的都在黑暗中举起耀眼的招牌,就像自由女神和死神抢着挥手,刚刚在书店运动完的脑仁子,一见到生死的指路人就会犹豫起来,怕活得难看,死得突然。
我生病的时候,常常去中央公园散步。中央公园很大,有很多树,也有很多人。人和树的呼吸搅在一起,使人置身于此不得安宁。有一天,我总算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抱着一棵树跟树交流一下健康状况,只听见有人唱着:“我从你身后来了……”定睛看,一个蓬头垢面的大黑汉正摇摇晃晃地冲我走来,吓得我弃树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