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读懂孩子的心(5)

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 作者:杨杰


后来,老妈失望透顶,干脆直接让妹妹做。当然,这其中还有个原因,就是老妈属于谨慎型,她让我做点事情,总忍不住在旁边指挥,把每个步骤都交代好,我特反感这一点。而我逆反心理又重,有段时间洗碗连打了两个,她就反复说“你干点活就要工钱”,我心里想:那你找不要工钱的去吧!

前文已经说过,我暑假去姑姑家吃瓜兼看瓜,寒假去二舅家过年兼捣乱。用二叔的话说,我是“二分钱买个茶壶――就嘴儿好!”在姑姑和舅舅家混了那么多个寒暑假,几乎不做家务,就靠这张不闲着的嘴,照样混个“人见人爱”。

说句不腰疼的话:我是缺少实习机会呀!

懒到这份上,还理直气壮地散布歪理邪说,着实有点欠扁。其实一个故事可以有很多层面,我上面描述的,是别人眼里的我。

我爱玩耍,爱挑战权威,喜欢创造性地做事情,这不假。每次妈妈拿我没办法,就一遍遍批评我懒,且逢人便说。我呢,表面上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甚至还故意表现出“我是懒人我怕谁”的嚣张,其实我心里很不舒服,这些话给了我一个糟糕的暗示:我不是个好孩子!我很想做得好一点,但因做家务本来就少,常常做得不够理想,妈妈就会表现出失望情绪,这时逆反心理支配了我,反正都是失望,干脆不做。可当真不做,我心里又责备自己。这种做与不做的冲突,折磨了我许多年。

我很想改变自己,有时候下了很久的决心,某一天突然行动,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收拾得很干净。我的性格是除非不做,做就一定做到最好。这时候我就特期待爸爸妈妈夸奖我,但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却是:哟,今儿个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懒人也勤快了一次!现在想来,这句调侃中也包含着夸奖,但因为我太反感“懒人”,就以为他们在讥讽我,后面就不想做了。这样,妹妹和我的性格就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

如果时光再回转到12岁,我愿意学做所有的家务。因为不会做家务,导致的连锁反应是:被奚落――内心冲突矛盾――消极的心理暗示――无助和无能的感觉――执行力差――极其不爱做作业――眼高手低。这给我日后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我是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才克服了学习上的障碍,生活中的我,似乎还是懒人一个。只是从我考上研究生以后,大概是“一俊遮百丑”吧,几乎很少有人再提起。话怎么说都有道理,我甚至摇身一变成了正面典型:你如果能把书念好,像某某某那么懒也有资本!我晕!

后来心理学的书念多了,才豁然开朗。妈妈和我的表达都是典型的“心口不一”:妈妈的心里本来是失望和无助,表面上却是一味地责备;我心里本来是反感和伤感,表面上却是嚣张和无所谓。我们都遮掩了内心最真实的东西,所以没有达成真正的沟通。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责怪老妈,其实我也给她出了蛮多难题。只是想表达出一个“坏孩子”心中的“好动机”。

有了这样的心路历程,我对小孩子就有了如下的原则:

一、就事论事,从不翻旧账,不说责备的话。我解决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比一般的父母更严厉,更坚持原则,从来不被孩子的脾气和眼泪打垮。但事情一旦解决,就永远过去,不再提起。说句心里话,我喜欢自己的这一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