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拥护共产党已成大势所趋(13)

建国大业 作者:五兴东;陈宝光


1948年12月16日下午6点,教育部长朱家骅在南京总统府设宴,招待教育部派专机从北平接出的教育界著名人士。其中有北京大学的胡适、傅斯年,清华大学的梅贻 琦,师范大学的袁敦礼,北平图书馆的袁同礼,天津北洋大学的张含英等。

为了提高宴会的档次,朱家骅特地请来了副总统李宗仁,同时也因为李宗仁是原北平行辕主任,与在座的这些教育界人士关系都不错。李宗仁把傅作义派来与他切 磋和平问题的原北平市长何思源也带来了。

何思源52岁,字仙槎,山东省菏泽人。曾任国民党山东省教育厅长、山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北平市市长。

“今天,我代表教育部设宴,为各位洗尘。”朱家骅作为宴会的主人首先致辞,“各位都是我国教育界的耆宿,最近由于北平的情况……”朱家骅不知道该怎么说 ,其实谁都知道北平被包围了,“? ―― 受苦啦,政府时刻关心着各位的安危,所以,这次特派专机把各位接了出来,一路辛苦啦!现在,请副总统李宗仁先生 讲话。”

“各位先生好!我们是老朋友啦,我在北平任行辕主任期间,得到各位很多帮助,至今铭感于心。各位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这时,孙科来了,把梅贻琦叫了出去。一会儿,梅贻琦回来了。

“月涵兄,什么事情啊?”胡适问。月涵是梅贻琦的字。

“孙拟组阁,特请我当教育部长。”

本来对北平的情况非常难过的何思源,听了梅贻琦的话不由得心头冒火。

“梅先生,在北平,我听说学生们欢迎你留校,你的大名高千丈。如今,你抛下学校、学生就跑,大名一落五百;再来当南京教育部长,又要再落五百!”

梅贻琦倒是无所谓,没有什么表示。胡适听了这话却满面通红。

“明天,”胡适对何思源说,“我跟你一块儿回北平吧。”

这时,北平城外的机场已被解放军占领。傅作义在城内赶修了两个机场,一个从东单邮局向南到城根,一个在天坛南墙以外,东西走向。

第二天,何思源乘飞机回北平了。胡适没有走。

1948年12月17日上午10点,胡适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内,主持了北京大学50周年校庆纪念会,他泣不成声地说:“我是一个弃职的不名誉的逃兵,实在没有面子再在 这里说话……”

在南京,为了动员那些在北平的老朋友、名教授南下,胡适使出了浑身解数,又是联系飞机,又是打电报。北大训导处训导长贺麟先生就接到了胡适邀请他去台湾 的三封电报。胡适满怀希望地亲自到南京机场迎候南下的老友,但是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来,他当时就大哭了一场。

可以想见胡适那孤独、落寞、失望、痛苦的心情。

在北平被围困前夕,北平艺专的教员、中共地下党员宋步云来找校长徐悲鸿。

“徐先生,蓝公武先生托我给您带个口信儿。”

蓝公武61岁,字志先,吴江人。曾任《 时事新报 》总编辑、《 国民公报 》社长、《 晨报 》董事、北洋政府国会议员。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任 教。1940年曾被日本侵略军宪兵司令部逮捕关押。1945年夏到晋察冀边区。1948年9月任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兼民政部部长。与徐悲鸿是老朋友。

“噢,蓝先生怎么说?”

“他说共产党希望您留在北平,不要南下。同时,也请您协助阻止学校南迁,保护好校产、档案,迎接北平解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