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换个角度,家家都有好孩子(1)

家家都有好孩子 作者:池晓宏


好妈妈语录:父母千万不能把分数和名次作为评价好孩子与坏孩子、有出息与没出息的主要标准,更不能把它当做唯一标准。

“我小孩10岁了,上四年级,从一年级开始我经常对她发火。原因是不知道是不是她还没开窍还是其他原因,经常连一些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所以我就发怒,越发火她越回答不出来。每当看到她眼泪汪汪哭又不敢哭的时候,我心里就不是滋味,自责得要死。我知道方法不对。可是下一次的时候我又忍不住。我该怎么办?”

以上是一个父亲在“百度知道”发的一个提问。

那时我也在“百度知道”上向大家请教一个问题,当天我正好看到了这个问题,顺便做了简单的回答――

“先改变自己,再争取改变孩子。建议1、少伸食指对着孩子,改用以鼓励表扬为主的‘拇指教育法’吧,鼓励和赞赏70%~80%、批评和指责20%~30%。建议2、调整好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心态。有焦虑症倾向的父母,平时的表现往往容易烦躁、发脾气,在教育孩子及与孩子沟通时往往言行过激、不当,影响亲子关系和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的焦虑还常常表现在过多的担忧害怕,比如怕孩子失败,怕孩子闲着;怕孩子玩;怕孩子出错;怕孩子吃亏……不要把分数作为评价好孩子与坏孩子、有出息与没出息的唯一标准。花开有早有晚,而且千姿百态,请永远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和希望。小学阶段在学习方面,家长最需要关注的是孩子是否有好学、乐学的态度,其次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最后才是分数和名次。”

没想到,当天他就把“小红旗”给了我(即选为最佳答案),并留言如下:谢谢你一大早为我解决问题,“花开有早有晚,而且千姿百态”。这句话我爱听。按照你的方法去努力吧!

分数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戴上“没出息”或“笨蛋”的帽子,失去了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最后往往真的没出息。说他不行,他真的不行,行也不行;如果我们能相信孩子,经常说他行,他就可能真的行,不行也行。

家长对好孩子的标准,直接影响着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和对未来的信心。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可能有多大。只要找对一条最适合自己孩子走的路,有上进心,有恒心,一切皆有可能。

家长如果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名次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培养他的目标,结果往往是亲情之间“穷”得只剩下“分”。在这样的家庭,分高的孩子像个宝,分低的孩子则像棵草。人们发现,学习方面过高的期望和生活方面过多的关心保护,结果造就了不少“三无”孩子――无情、无能、无责任感。

不爱读书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出国读博士干大事的是好孩子;能自食其力、孝敬父母、清白做人的也是好孩子。

不会读书的孩子,不一定是没出息的无可救药的孩子。成功的途径绝不止高考一条,成才的标准当然不止分数一种;能让原子弹上天的是人才,能把马桶修得又快又好的也是人才。

做“三好生”难,做“十好孩子”容易

“三好生”是中国的特产,西方发达国家不评这个,甚至没有好孩子、坏孩子之分,因为他们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可以找到优点。

“三好生”顾名思义是指三好――思想好、学习好、身体/体育好。但在实际评选中,大家心里都清楚,最主要的标准是学习好,或者学习一般但当班干部帮了老师不少忙,甚至有的仅仅是“关系好”。这个荣誉,几乎与不会念书或不爱念书的孩子无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