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叹:文句的内容除了陈述出某种语意,语气上亦明显表现出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强烈情绪,强调赞叹、惊讶、伤感、愤怒、讥嘲、鄙斥、恐惧或希望等等各种情感反应,这种修辞法就叫做感叹。一般常借用叹词、助词,并搭配惊叹号,来表现强烈的情?。例如:在《刀马旦》中,“一碗热汤,啊,温暖了我一个晚上。”故事中人只身在北大荒中,身寒心更冷,然而一碗热汤,不仅?除生理寒冷,更温暖了孤独的心,因而发出满足之赞叹。“啊!轮回的记忆在风化,我将它牢牢记下。”出现在《千年之恋》中的这句词则又是另一种情境的感叹,说明爱情难以得到的思念。
2. 譬喻:简而言之,就是“借彼喻此”,是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象事例,比方说明或形容描写抽象的谈话主题。譬喻一般由“喻体”、“喻词”和“喻依”搭配组成。“喻体”即所要记叙、说明的主体;“喻依”是与喻体具有共同类似特点另一事物,被用来说明、形容喻体;“喻词”则是“如,像,好比,似,犹如”之类的连接语词。《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之“喻体、喻词、喻依”分别是“陆羽泡的茶、像、泼墨山水画”。陆羽为中国的茶神,他探访各处,深入研究茶叶各个层面,从茶的起源、择选、冲泡,到茶具的应用等等,巨细靡遗,博大精深,将茶的精神发挥到极致。由如此大家所泡出来的茶,宛若中国泼墨山水画,颜色虽单一,却拥有细致的风味与丰富的层次。
3. 类迭:即反复使用同一个字词或语句的修辞法。而“类”与“迭”还有使用上的差异:“类”表示字词(类字)或句子(类句)非连续出现,而是间隔重复使用;“迭”不管是字词还是句子都接连重复使用,又叫“迭字”与“迭句”。类迭修辞有意识的重复使用同一语词或语句,除了语调复沓的和谐效果外,也是藉此突出某种意念,强调某种感情。例如《小小》:“小小的感动雨纷纷,小小别扭惹人疼,小小的人,还不会吻。”中的“小小”兼用了“迭字”和“类字”,语意上强调童年的天真与童雉,加强青梅竹马这个意念;《嘻游记》:“佛总是曰不可说,弟子别问为什么;佛总是曰不可说,凡人只要照着做。” 则是“类句”,也就是“佛总是曰不可说”这句话间隔出现,强调佛意深邃,多问不如多行。《敦煌》:“尘世之中,多少梦,多少爱情被人传颂。”也是一样的道理。而《胡同里有只猫》:“他这边儿搞搞,那儿瞧瞧。”“搞搞”与“瞧瞧”为迭字用法,《娘子》:“近乡情怯的我,相思寄红豆,相思寄红豆。”则为迭句,重复说了两字“相思寄红豆”,更强化了即将回乡时既期待又恐惧的心情。
4. 转化:也称为“比拟”,是在描写内文时,“转”变被描写对象原来的性质,“化”成另一本质截然不同的物类,来加以形容叙述的修辞法。可以拟物为人(拟人法)、拟人为物(拟物法),或是以物拟物,化抽象为具体(形象法)。在歌词《东风破》中使用了很多转化的手法,例如:“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在这两句中,“漂泊”、“浪迹天涯”、“思念”、“离愁”、“孤单”等等的抽象名词,被转化成几乎可以触摸得到的实体,加重了他们所代表的意境重量。想想,一盏离愁之灯在深夜孤单伫立在窗口,除了孤单,还有苍凉为伴。描述李时珍那本中国药典珍本《本草纲目》的同名歌词中,也可见转化的构思手法:“山药,当归,枸杞,GO。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只要服用传统草药,就能让你补充骄傲,治崇洋媚外的毛病。
5. 排比:用两个以上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其字数不一定要相同,使句子富有意乐之美,并增加了表达的强度。例如《女儿红》:“长的不是瓜子脸,个性不温柔婉约,我却偏偏爱绣花鞋;天生不是丹凤眼,模样也不古典美,我却偏偏爱绣花鞋。”将相似意义的句子排列一起,更能生动传达出“虽然不是古典美人胚子,却更有自己的个性主张”的概念,彷佛一女子就站在眼前大声说:“这就是我,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