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洗去尘埃

白云深处 作者:周语


刚进山几天,明居士会根据你的饮食习惯、口味,告诉你应该注意改善的地方。早晨他会倒一杯热水递给你,然后让你站在屋檐下的栏杆边,闭上眼睛,试着去听一下风声和鸟鸣。他说,如果你的心足够安静,就算一片鸟的羽毛落在山谷中那轻灵细微的声音你也能听到。我们站在屋檐下,水已经喝光,也待了几十分钟,但还是没有能听到某种他形容的声音。我们说听不到,明居士就告诉我们,不要着急,排除心里的杂念,你就能听到了。 从武当山来的出家师父赞同明居士的看法,他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了纸上:晚上当你休息的时候,闭上眼睛,试着用心去听一下周围的声音,包括风声、水声、鸟的啼叫声,还有你自己呼吸的声音、心跳的声音。

用心去听,这是所有事情的关键所在。用心,而不是耳朵。 如果你睡眠不好,可能是因为你心里思虑的事情过多,不能放下。放下了就安静了,你能睡得很香。这就是住山的好处。 明居士和许多住山的人一样,日常哲学就是安心做事,用心生活。比如建造院子,在过去几年中,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忙这个事情。他充当了泥瓦匠、搬运工、挑夫、厨师、花匠等角色,这对他来说是很开心的过程。有时候有些急缺的木料或者石料,他就花费一整天时间想办法从半山腰里搬运上来。花费的时间之多,以至于你会觉得不值得,毫无意义。不过这大约就是山中生活的奥妙所在,外界的价值评论并不会改变它的原有意义。 明居士在这样的心态和环境下,已经很顺心地生活了十来年。每天在山里,时间会变得模糊而不清晰。早晨是春天,到了黄昏,你内心的感觉可能就是夏季了。这种时间的体验,只有住山才能提供给你。

关于时间的体验,达摩祖师的公案最有说服力。 当年达摩祖师面对石壁,一心静坐。终日只是默然面壁,长达十年之久。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据说坐禅位置对面的石头上留下了他面壁姿态的形象。当他有所领悟,睁开眼睛,当下还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山上的石洞中待了这么长的时间。 时间是住山者很少追问的。时间只是一种幻生幻灭的事物。 在这个山谷中居住的隐士,很可能已经忘记了很多发生在以前的具体事件及其时间。明居士笑称十年前的事情,有些真的已经忘记了。 半山腰上有个泥土房子,旁边的那片芦苇丛中有一条路,据说是通往莲花洞的。那片极大的开阔地面上,长满芦苇、菊花,几间泥土砌的小屋,一直都没有人住,主人大约是去了更远的山洞。

在这附近,住着一位谭道长。谭道长年纪已经很大,但还是自己劈柴、种菜。他自己种了一些萝卜、土豆。和明居士一样,谭道长的生活主要也是依靠自己的劳作来维持。我们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院子里砍柴。 这就是住山人的日常时间观,他们有时候去了深山待上很长一段时间,回家来的时候可能已经到了下一个季节,或者第二年。明居士也有这样的走访经历,但现在他大多是住在自己的院子里。 住山的时候,他用不少时间去朝拜或者漫游四周的群山。和所有的住山人一样,这周围的山基本上都有他的足迹。 在外界看来这是一种诗意与单调,孤独与充盈之情皆有的生活。在生活沉静的表象下,是对于这座山的深沉的领悟与爱。在与世俗社会隔开的山谷中,他们在白云深处寻找自己内心的乐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