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并为此获得了包括普林斯顿等著名大学的十八个荣誉学位。他给智力下的定义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能在某种文化环境之下,被引发去解决问题或是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按照这一定义,智力是看不到也是无法测量的。这些潜能能不能被引发出来,还要看他所处的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所提供的机会,以及个人在自身或其他人的影响下作出的选择和决定。
父母和老师就是孩子这些潜能的发掘者。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具有八种不同的智力:
语文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肢体―动觉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一般父母都重视语文和逻辑―数学两种智力,并以此评价孩子聪明或不聪明。而实际上,每个人都各自具有不同智力的潜能,这些潜能需要在丰富的后天环境中,被激发出来。尤其是孩子早期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学识、生活、能力、人格、体格……多元的学习内容与途径,才能激发孩子的多元智能。
我认为“学习”是一个大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
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应承担起“三种角色”,就是前面提到的示范者、教育者和提供者。我就是尝试在这个承担的过程中,捕捉机会,试图给孩子创设一个丰富的后天学习环境。
很多朋友看到的,是夏杨的课业成绩。其实,我和丈夫最看重的是他的全面发展。他的中学老师表扬他,说他是一个健全的孩子。他的判断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适应能力都比较强,他的课业成绩不是在苦学中获得的,而且他比较早地具备了一种处世的能力,跟人交往真诚善良,懂得规则;做事勤勉认真,并且效率较高。
2006年夏天,夏杨在剑桥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到位于香港的一家世界著名投资银行做暑期实习。当时在这家银行实习的,都是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世界名校的学生,好多是学金融专业的。夏杨学的是生物,但他的工作能力和处世待人方式,得到了管理者的赏识。他是四十多个实习生中,唯一被录用的来自英国的学生。
世界日新月异,未来迎接孩子们的大环境,将会更加多元和更富挑战性。我不希望儿子在应试的高压下,成为一个模式化的产品,而是希望他能够在保留自己天性的基础上,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一些特质。这些特质是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