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打造成独一无二的品牌
这本书写得太好了!我除了大大认同作者观念,看书时不停“点头如捣蒜”之外,本书也勾起我好久好久以前的那段职场回忆……
大三那一年,在大多数人都还搞不清楚自己未来方向的时候,我已经是电视台的记者兼主播,当时月薪3.8万,全班我最会赚!
当新闻记者是我从小学就立定的志向,我爱说话、爱写文章。而我在职场上之所以能很快乐、很享受,我想原因就在于我比别人都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想做什么”!
我的丈夫岑永康(也是电视台主播)在某大学传播系任教,开学第一天他总会问班上同学:“未来想当记者的请举手!”每年举手的人都不到1/3,显然大部分学子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只是茫茫然地填了志愿,将来进了职场也不知为何而战,穷忙、瞎忙,找不到对工作的热情。
几天前我参加某位专业人士的演讲,其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重复的职场经验就是一种停滞,一种浪费生命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做的工作内容和刚进公司时一样,那么你这10年的经验跟刚来的菜鸟也没什么不同,因为你在原地踏步!”
我不是鼓励大家跳槽、换工作,而是提醒各位仔细想想,你在所属的公司内,有没有“多元学习”的机会?以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一开始做的是执行制作,伺候A咖①主持人、发来宾通告、订快餐、送茶水。但我并没有把自己当小妹,而是很真诚地对待我邀来的每一位来宾,细心记录他们的特质、每一种联络方式,日后当我变成在线记者时,他们便都成了我的采访对象。之后,我也把握机会到气象局学习,并担任气象主播,一天工作14个小时不喊累,直到所有经验都足够了,我才能“不心虚”地坐上主播台,再连开两个谈话节目。虽然过去12年我只待过一家公司,但每隔一两年,我会让自己接触完全不同的领域和工作内容,让自己永远在学习中。
很多朋友问我:“电视台的工作如此繁重,你是如何兼顾家庭和小孩的?”我总会以积极的行动力来证明“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举例来说,我不希望自己婚后变成黄脸婆、跟不上时代,所以我要继续留在职场打拼。但孩子陆续出生,而我又不想错过两个宝贝最可爱的童年,所以我大胆地向长官提出请调“晨间/午间新闻”的时段,我宁可每天清晨3点起床,把工作的时间往前挪,来换取下午2点下班,可以亲自接孩子下课、看他们写功课,共享亲子间的快乐时光。
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作出改变。
在职场上,我们应把自己视为一个品牌,常常思考“我跟别人的差异在哪里?我有什么特长?我在办公室内具有‘不可取代性’吗?”我们不需要特别去迎合谁,而是要了解自己,让你的性格、气质、特色,成为独一无二的名牌!
别把时间放在搞办公室争斗,或是浪费心神在和你合不来的竞争对手身上,不如和作者一样,把握现有的资源和舞台好好地发挥,享受你的工作吧!
(本文作者现为TVBS新闻主播张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