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所有的父母都会犯错
每天闹……争取注意
孩子为什么要反抗?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冲突与争论是不可能的。理由很简单:教育有时候意味着把带给孩子乐趣的事情结束掉。看电视、吃零食、打水仗、在外面玩耍、喧闹 身为父母的你总是那个“破坏乐趣的人”,到了某个时候就会说:“够了。现在马上停止,不准继续。”这么做还真不讨人喜欢。完全可以理解孩子会抗议、咒骂或者心情变得很差,而且还会尝试把他的坏情绪发泄在“乐趣破坏者”身上。教育也意味着:督促孩子去做绝对不会带来乐趣的事情 整理、刷牙、上床睡觉、做功课。这些事很多小孩都不会自动去做。又可以想见,他们会抗议、咒骂、情绪恶劣并且把怒气发泄在要求他们做这些无聊的事的人身上。想象一下,孩子对每个要求的回答是“好的,妈妈”,然后立刻去做你要他做的事。你不觉得这样很奇怪吗?大部分的孩子天生就不是温驯的小绵羊。
他们更像整天在游戏式的打斗里互相较量的小狮子。
异常行为的循环不息
当你给孩子设定界限时,可以想见孩子会对此不满。他想要实现他的意愿并且为此抗争。你当然会认为他抗争的方式是一种不当的行为:他跑开、哭闹、赖在地上、打人、不待在他的床上。这些行为为何一再发生呢?孩子真的只是喜欢争辩吗?这一点值得我们再仔细想想:究竟发生什么事导致孩子做出异常行为?我如何回应?我给了他下一次要循规蹈矩的理由了吗?或者他有充分的理由,下回有机会时再度让人气到抓狂?孩子几乎总有理由继续做出异常的行为,这是父母造成的,但父母的本意并非如此。
父母也是人。有时他们的反应正好达到反效果,奖励了孩子的不当行为,所以孩子没有理由改变。在这时候孩子几乎抱着这个基本愿望:“我要人家注意我!我要被重视!我要成为焦点!”
我们再看一次第一章里那些“难搞小孩”的行为。先看要人不断陪伴的小宝宝保罗。保罗为什么常常大吼大叫,虽然他得到的关爱那么多?反过来问:为什么他应该停止大吼大叫?他每天经历的是,吼叫是值得的:因为每隔几分钟就能让妈妈为他想点儿新点子来玩。他何必自己找点事来做呢?又怎么会想到,自己就能决定不再继续吼叫呢?反正妈妈每次都会来安慰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