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蟹工船时代的智慧

一张图表解决所有商业问题 作者:(日)神田昌典


我就问卷调查的结果向所在公司的管理人员做报告的时候,我向大家讲述自己的见解,为了开玩笑,我还将偶然登载在杂志上的一张黑白照片放在了会议桌上。

那是一张中国布艺厂的照片。十多岁的少女盯着相机的取景器,面无表情。

引人注目的是夹在她们眼睛上的洗衣夹子。

为了能够做出更多的产品,她们的睡觉时间很少。为了让她们在困的时候也不闭眼,工厂用洗衣夹子夹住她们的眼皮,强迫她们睁着眼。当然,这份报道要向大家展示的是中国的劳动环境有多恶劣。

我边笑边说:

“我看,这问卷调查的结果简直和中国的状况没什么区别嘛。”

我期待着周围也会响起一片笑声。但是,和我预计的相反,那笑声被什么吞没了。

一位同为顾问的同事低着头嘟囔道:

“这不是知识的蟹工船么……”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是知识的蟹工船?

众所周之,《蟹工船》是小林多喜于1929年发表的无产阶级文学代表作。小说描写了在勘察加半岛的海面上,乘着蟹工船捕蟹,并将捕到的蟹加工成罐头的劳动人民所受的残酷待遇。

我将同事的话信以为真,反驳道:

“也没有那么残酷啊……再怎么说,也不至于……”

我还没说完,市场负责人又插了一句:

“啊,和蟹工船有相似之处呢。”

她曾经常去的那家脊骨神经诊所,有位医生曾经这样对她说过:

“你的颈椎是弯的呢。不过,为什么会向这个方向弯呢?难道你总是保持身体前倾的状态,只偶尔动动脑袋么?”

听到这句话,她愣住了。在她的办公桌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在桌上左右两侧放了两台电脑显示器。这样,她就不用再上下摆动脑袋,只向左或向右看就可以了。而医生告诉她,这会给脖子带来很大的负担。

她上面说的话,意思是在流水线上不停地缝制产品和快速处理网络上传来的信息之间没有存在很大差别。

我的辩驳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也不是不能这样解释……但还不至于和洗衣夹子相提并论……”

这下,IT部门的负责人插话了:

“其实,到昨天为止,我一直都是用橡皮膏药粘着眼皮来工作的。”

这和中国的布艺厂并没有什么不同。

区别只在于,布艺和信息。

布艺场的那些女孩子们一定不觉得自己的职场生活是悲惨的。至少从照片上,看不出她们的表情有多悲壮,眼睛里也不是一滩死寂。和她们之前在农村所做的工作相比,布艺厂的环境更卫生,恐怕薪水也较高。能够做出时尚的布品,她们可能还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也就是说,她们一定都是怀着上进的愿望投入工作的。只不过客观地讲,她们的工作环境很恶劣。

那么,如果来客观地看看我们自己的工作情况,又会发现什么呢?

看到的事实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更加沉重。

在布艺厂工作,上级会有明确的要求,工作方法也是既定的。而我们的工作却很难把握正确的方法,必须时刻处理源源不断的事务(365天,每天24小时毫无间断地从电子邮箱中发来工作的指令)。

工作信息化,使我们失去了很多。

有些东西是需要我们处于事发现场才能体会到的。比如,在十年前的职场环境里,只需听到身旁的人在电话里说了什么,就能推想到公司里又发生了什么事。常常听着上司和别人打电话,就能学到不少东西。

只要观察职员和顾客的接触方式就能明白变化对工作产生的影响。以前,如果有年轻的职员在讲电话时铁青着脸,他旁边的同事基本上都会察觉到,之后上司一个电话打过去便能解决问题。这种情况见得多了,多数职员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处理投诉的技巧。

但现在,我们却只能在收件箱里收到匿名的、看不见的客户发来的攻击性的言语信件。如果用电话来联系,他们一定不会说出那样的话。匿名的发言性质使客户们写信时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诋毁对方的词语。相关的负责人却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往往直到崩溃,公司才会发现。崩溃的结果就是负责人的突然辞职,或者工作效率明显降低。职员对企业本身产生怀疑,出现内乱。

随着不与客户面对面打交道的业务逐渐发展,人们无法从肢体语言上掌握工作技巧。在这样的时代中,网络上共通的信息多了,却也有些东西变得无法共通。察颜观色、通过客户的音调来判断事态发展的意识也渐渐变弱了。

如果现在有小学生来公司访问的话,会看到什么呢?

早晨来到公司,就坐在电脑前,看着电脑中不断发来新的工作内容。职员迅速地将各种内容区分开来,做出看不见的东西,把它们提供给看不见的顾客,得到看不见的货币。看不到拿着文件外出的职员,面对面和客户交流的时间极为有限,职员们不能去想几年后的事情。

人类真的开始被计算机使用了。

我想,十年后的我们看到现在的自己时,很可能会不由自主地说出这样的话:

“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还在努力地工作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