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99—2000隐隐雄心(1)

高盛的中国生意 作者:程志云


1风潮起1999年,注定将成为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网络时代徐徐开启,互联网经济风潮渐起。

1999年初,国内互联网用户达到210万,这个数字稍嫌渺小,但还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市场潜力深不见底,就连美国微软公司也把它的旗帜插到中关村的土地上。年轻的李开复对记者说,微软将在今后6年投资8000万美元,寻找100个最优秀的研究员。

这个数字不失夸张,但已经不可能吓到中关村的那些创业者。

这一年,因为股市,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不缺钱。1999年4月,中贸网公司继一年前在美国上市后,成功登陆德国柏林,实现二次上市。同年夏天,中华网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发行42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9600万美元。11月,世纪永联在美国借壳上市,股价从9美分跃至2.88美元,10天狂飙200点,上涨2000%,被推荐为“明星股”。公司市值猛涨300倍,极大地刺激了眼球。

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网络公司一出现就会带上强烈的“硅谷色彩”,它们的模式往往大同小异。

网络公司创办者对美国那一套熟稔于心,当国内融资不畅时便从国外拉来风险投资,然后上市筹集资金。媒体称,这年有50余家上市公司和网络有关。股民开始发现,“高科技概念”、“复关概念”、“资产重组概念”之后,股市上又冒出一个“网络股”,而且势头强劲,不容小觑。

跨国公司的到来也为这股互联网热“加温”。

李开复回来不久,比尔?盖茨到访中国,他是来参加中国政府上网工程的签约仪式的。同一天,康柏公司也来到北京推销网络解决方案。

随后,《数字化生活》作者尼葛洛庞帝在中国大饭店发表主题为“数字化中国”的演讲。通过学生张朝阳的翻译,他告诉中国人:“数字化的大幅度增长,不仅体现在娱乐、教育方面,还体现在电子商务上。我预计到2000年,电子商务市场是个1万亿美元的市场。”

1999年,电子商务初露端倪。这一年,盯上电子商务的马云在杭州湖畔花园成立阿里巴巴;邵亦波和哈佛校友在上海创办易趣网;致力于旅行的携程网在海外资本支持下成立,很快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商。另外,日后风光无限的盛大网络和当当网也在这一年成立。

网上订票、网上购物流行开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不失时机地开通网上银行,并提供网上支付服务。

放大来看,中国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互联网潮起的全球缩影。仅1999年上市的网络公司就有190多家,全球股市网络公司总共279家,纳斯达克指数一半以上的网络股增幅超过100%。

就在这时,摩根士丹利给这股全球热潮泼了一盆冷水: 科技股的泡沫终有一天要破裂。据推测,“美国资本市场上,科技、网络和电子通信股票已经高出其合理价格的45%到50%”。极不合理,暗藏凶险。[1]

中国互联网从一开始就遵循国外游戏规则,与美国高科技公司路数如出一辙。因此,摩根士丹利对美国人敲响的警钟,同样也是对中国人的警告。

但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在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辉图景面前,都低估了风险,摩根士丹利的警告并未引起多少关注。“与其担心泡沫,不如勇往直前。”方兴东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