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埃勒里·奎因对后世的影响与贡献(1)

奎因百年纪念文集 作者:(犹太)埃勒里·奎里


埃勒里?奎因对后世的影响与贡献

dsky/文

100年前的1905年,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住宅区诞生了两个新生命,100年后的2005年,我们仍然可以在世间找到他们燃烧的耀眼余光。埃勒里?奎因,史上最为杰出的侦探小说家之一,今年已是整百年了。无论是作为一位作家、编辑甚至侦探,奎因的名字都似一枚枚鲜活的烙印,诉说着品质的保证和强大的鼓舞。

奎因作品的影响

从1929年《罗马帽子之谜》开始,到国名系列与悲剧系列的结束,这段时期内,奎因的作品有一些令人着迷的特色:调理极为清晰的推理过程,死亡留言的使用,作品当中体现出来的推理的深度在当时和今天看来都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在奎因的很多作品中,可以读到这样的字句:“……那是某种模式……”,或“……总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之类的,这样的一种直觉主义证明了奎因仍然承袭了范?达因的一些风格,奎因自己的特点并不在于此,而我们关注的也仅仅是推理的精彩与真相的意外。从奎因最早的作品《罗马帽子之谜》的解答来看,他的“二分法”推理已经颇具雏形,即非此即彼的推理,侦探嘴里念念有词:“通过某某线索可以知道,某某人绝非凶手;或者,既然不是这样,那么一定是那样。”于是当真相的范围逐渐缩小,我们就可以看到诸如《Z之悲剧》那令人荡气回肠的推理大结局———在一分再分之后,凶手被完全锁定,非之莫属(这也许是奎因的二分法推理运用的最为精彩的一次)。类似的情形我们可以在《荷兰鞋之谜》以及《半途之屋》里看到,尤其是前者最后一章洋洋洒洒的侦探陈词伴随着真相的巨大转折,相信对很多人造成的冲击至今难忘。

让我们再来看看奎因作品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公平竞争。在国名系列中除了《孪生之谜》,奎因无一例外的在揭示真相之前发出了挑战读者的宣告:至此,所有的线索都已经明白无误的呈现在您的眼前,如果您是一位有心的读者,相信此刻,应能与侦探一起发现事实的真相。为了制造真相的意外感通常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是使用异想天开的诡计,第二是谜题的精巧布局,卡尔是前者的大家,而奎因则完美地诠释了后者。因此,请别再以为线索越多越好,因为这两兄弟早就站在布满岔路的终点偷笑了。我们甚至在很多作品中得到了侦探的提示,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可能的,什么是必然的,例如《Y之悲剧》与《希腊棺材之谜》(这往往令读者拍案叫绝,是奎因的又一特色),最终我们离真相接近的距离与总长相比也只是九牛一毛。更有甚者,我们曾被某些作品的多重解答玩得晕头转向,这也是导致大侦探奎因间歇性消极不振的原因。

奎因也许不是具有多么奇思妙想的天才,但他却绝对是一位大师。侦探小说中的许多元素从他开始展现出极其惊人的魅力,奎因之前也有小说包含有死亡留言,例如柯南?道尔的《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斯泰尔斯庄园奇案》,但抽象的无文字的死亡留言在《X之悲剧》中,所蕴含的推理的艺术和美感,则超越了前人。奎因也写不可能犯罪,但并非我们常常提及的密室杀人,更多的,奎因涉及到的是不可思议的消失。无论是《美国枪之谜》中的点25口径手枪,还是《七月雪球》里面身躯庞大的火车,都消失得有模有样。通过这些量多质优的作品,奎因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全能———这一点,似乎没有人超越。

奎因和卡尔及克里斯蒂不同的是,解谜过程并不是非常离奇,但最后全部合理且完美的解开谜底。完美的伏笔,引人入胜的谜,饶有兴趣的各个出场人物,出人意料的犯人设置等等,他所有作品都说明他是一个真正推理小说家的典范。一般人常常说“推理小说不就是解谜么”,但写解谜小说是很困难的,尤其坚持写半个世纪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读了奎因的长篇之后就会有清楚的认识。

奎因后来的作品发生了一些改变,在故事的人物以及场景上,有了新的特点:隐喻和指代。我在这里并不想对此做过多的讨论,因为我认为这一方面,牵涉到奎因自己的思想转变,以及时代脉搏的变化,并未对后来的作家造成较大的影响。

雷克斯?斯托特(Rex Stout,1886—1975)和奎因一样也是美国著名的侦探小说作家。他的“尼罗?沃尔夫”(Nero Wolfe)系列侦探小说在人物对话、心理分析、情节设置等方面也深受范?达因和奎因等人的影响。同风度翩翩的奎因一样,他的人物对话犀利机智,针锋相对,读来有古希腊戏剧一般的雄辩色彩,儿时表演戏剧的经历在这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些对话往往同大量的人物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描写结合在一起,被用作甄别凶手的手段。也同奎因一样,他喜欢采用两段式框架结构。故事一开始?谋杀发生,侦探人物出场。紧接着,揭露凶手的作案手法。后半部则集中描述如何查找真凶。他的故事情节都是由点到面地平铺开,环环相扣,此起彼伏的一系列事件既是过程本身,又因各自的联系而组成有机的整体。此外,他还善于营造真实的氛围,作品中所有的人物都被赋予固定化的角色,并且每部均有出场。他十分巧妙地把案情的叙述融入单调、重复的日常琐事中,成功地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虚拟世界。

斯图亚特?帕尔默(Stuart Palmer,1905—1968),是比较公认的受到奎因影响的作家,老处女威瑟斯是他笔下的主要侦探。业余侦探和纽约警察局,是不是令你想起了奎因呢?没错,威瑟斯的初登场作品《企鹅潭之谜》(The Penguin Pool Mystery,1931)也许就带有《罗马帽子之谜》的影子:检察官派普与理查德?奎因相似;相同的城市,纽约;案发现场都是人群拥挤之处,企鹅潭的水族馆和罗马帽子的剧院;在关于两桩案件里涉及到的帽子提供的线索方面,二者也有很多共同之处。《企鹅潭之谜》甫一出版,即受好评,完全不输给前一年粉墨登场的马普尔小姐。

另一位声名显赫的作家克雷格?赖斯(Craig Rice,1908—1957)的作品更加被认为像极了奎因。克雷格?赖斯本名乔治亚娜?伦道夫。1939年,她以克雷格?赖斯的笔名出版了第一部侦探小说《凌晨三点的八张面孔》(Eight Faces at Three)。据她自己介绍,这部小说的创作整整花费了两年时间。起初,她顺利地写完了第一章,但接下来的章节却不知如何动笔,后来总算敷衍成书。不料,书中的侦探主角约翰?马隆居然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她由此而成为一个知名的畅销书作家。克雷格?赖斯一生短促,仅创作了28部侦探小说。这些小说情节曲折生动,逻辑推理环环相扣,体现了奎因式的典型的精巧布局。在侦探小说领域,她与福翠尔和奎因构成了“超现实主义三人行”———将重点放在构造一连串的怪奇表象,形形色色反常的人物和事件令读者产生极大好奇与潜在的恐惧感;但最终通过逻辑的锁链,将它们完全统一起来。从年代上来看,赖斯是最晚出道的,因此,她成为奎因头号书迷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她的作品中,除了相似的场景设定,甚至还出现了与奎因小说中相同的身份几乎一模一样的人物。

此外,安东尼?阿伯特(Anthony Abbot,1893—1952)的8部“撒切尔?科尔特”侦探小说也有如下标志性的奎因特色:以复杂生动的情节构思见长。尤其是早期创作的《杰拉尔丁?福斯特谋杀案》(About the Murder of Geraldine Foster),非常强调对谋杀现场的调查,重视目击者的证词,将破案解谜的重点放置在获知谋杀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上。不过以上几位作家笔下的侦探则与埃勒里?奎因有天渊之别,一个是老处女,一个是酒鬼色狼,最后一个则是警察局局长。这一方面说明奎因对其他作家的影响主要在于文章的“plot”,另一方面也说明,奎因早年并不注重对人物的塑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