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的谋杀
这里所说的开放式其实也是相对的,侦探小说写到奎因那个时代,即便不是暴风雪山庄模式,也不大可能有纯粹的开放式谋杀,否则公平性就很难保证了。我在这里想要强调的只是奎因对于大场面描述的一种超强的功力。
在我看来,奎因是生来具有描写大场面的天赋的,即便被人提及最多的是后期的《九尾怪猫》,并以此拿来作为作家写作技巧日趋成熟的佐证,但是,在丹奈和李创作的第一部小说《罗马帽子之谜》当中,他们就让整个罗马剧院的几百号观众都成为了嫌疑犯。随着奎因警官指挥着对现场的细致搜查,我们看到作者描写的笔触就好像警官手下的警探们一样对业务颇为娴熟。几年以后,《美国枪之谜》里,在马术表演的竞技场中,又是在上万名观众的眼皮子底下发生谋杀,这次,还是两宗谋杀。
或许,在例行的警察搜身结束以后,谋杀嫌疑又会缩小到那么几个人身上,调查又会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或许,对大场面和其中观众百态的描写对于探案本身并无助益。但是,盛大场面在奎因小说中是一个颇受欢迎的看点,它不仅是作者写作功力的反映,同时,当作者刻意带着读者走进古典推理小说中极少涉及的公共场所,它也带给人们这样的讯息,丹奈和李是两个热爱创新、想法不落窠臼的推理小说作家。
密室
在国名系列里,出现密室这个最令人心驰神往的不可能犯罪元素的小说只有一部———《中国橘子之谜》,此外比较著名的大概就是《王者已逝》了。
当然,关于《中国橘子之谜》中的这个密室,向来争论颇多。一方面,很多权威的评书者会把它排进所谓密室书单的十大,另一方面,由于机械密室相比于心理密室比较难以理解和想到,因此《中国橘子之谜》当中这个纯粹的机械密室为很多人所不能够认同。我想,大约卡尔的《三口棺材》当中那种以心理为主,融合部分机械原理的密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既保证了读者方面的易于理解,又不落俗套。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心理密室比较难于设计,而机械密室则是写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看到的好的机械密室并不多,而在优秀的名单上,奎因的名字还是赫然在列。可以说,纯机械密室作为奎因小说的一种尝试,再一次印证了丹奈和李这两位作家勇于和乐于尝试新的创作手法的特点。
1952年,我们终于在《王者已逝》里看到了心理密室。你看,奎因把两种密室也都写全了。
临终线索
个人认为,临终线索作为所谓惊险或间谍小说中的常用伎俩,如果用得不好,很容易落入俗套。比方说,克里斯蒂的《七面钟之谜》和《悬崖上的谋杀》,都是被害者在将死而未死之时被陌生人发现,然后吐出几个莫名其妙的字,在来不及解释之时再成功地死去,大家见得太多了。而在奎因的笔下,他们绝不让死者开口说话,而是采用所谓的物证:一张临终的扑克牌几乎支撑了《孪生之谜》的整个框架,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大概还是《X之悲剧》当中死者临终的那个手势。
从小说质量的层面上来说,《X之悲剧》要远远好过《孪生之谜》,但是从临终线索这个层面来看,《孪生之谜》要更加典型一些。原因是,在《X之悲剧》当中,小说的最后对于X的解说除了诱发读者的一声惊叹之外,并没有给雷恩先生太大的帮助,可以说,如果死者真的想表达什么,他的这种表达方式由于有些晦涩而并不能够称其为成功。而在《孪生之谜》当中,从发现尸体,到第一个答案,到第二具尸体,再到最终的结论,几乎全部围绕着扑克牌做文章,书中没有警察程序,没有太多的线索,心理分析的作用也不大,奎因试图从一个简简单单的题眼出发去破解整个谜题,这样的写作方式不说绝无仅有,至少也极少见。
在这里,我们是多么充分地体会到了纯粹理性的埃勒里?奎因,他可以抛开一切的人性因素,假设一下,即便侦探完全不知当事人的身份和关系,他也可以照样推出凶手。于是,极易落入俗套的临终线索,就这样在奎因的笔下跳出了一切的模式,自成一家。
结语
在奎因小说的阅读笔记里我说,奎因几乎把所有侦探小说的“噱头”写尽,也难怪后期的他们要换风格了,这差不多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在我看来,丹奈和李是两位拒绝单调永不满足的作家,克里斯蒂曾借奥利弗太太之口表达她写侦探小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稿费的想法,所以她可以接受对自己的一再重复,但奎因不是。在第一时期他们完成了对于纯推理门类的所有尝试之后,在第三时期他们开始转向别的创作方向,比如对埃勒里本人形象地塑造,比如在作品当中加入更多的人文和社会意义,再比如,办杂志。不论这样泾渭分明的转变是否为大多数人接受和喜欢,至少,这样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作家们的良苦用心,并?让我们为之深深地感动。
我想,如果真的用一个关键词对奎因的小说进行一个总结,那么,应该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