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结局(2)

拯救华尔街: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崛起与陨落 作者:(美)罗杰·洛温斯坦


6 个月来首次止损

9 月29 日,星期二,也就是救助行动开始实施的第二天,艾伦·格林斯潘宣布降息。不过,此次降息并没有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或其新的掌管者获得喘息的机会。就在救助行动开始实施之时,美国互换利率利差扩大到了96.5 个基点,英国的互换利率利差也上升到了120 个基点。与此同时,长期 资本管理公司在8% 的利差水平上买进的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和英国壳牌运输公司的股票,其利差水平更是扩大到了22% !与此相对应的是,德国大众

汽车公司两种股票之间的利差水平,同样也达到了60%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购买时的水平还只有40%),而且这个利差还在继续扩大。

在注入36 亿美元新资金以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跌势并未因此止住。就好像虽然已经拉动了降落伞却没有把它打开一样,跳伞者的身体一直在保持下坠的状态。在此后的2 个星期当中,参与救助行动的银团共损失了7.5 亿美元。对于该银团来说,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偏偏还是发生了。

到了10 月中旬,整个华尔街似乎都已经染上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毛病。美林证券、银行家信孚、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高盛公司,以及所罗门兄弟公司,也就是救助银团最主要的几家参与者,都接二连三地出现了大幅度亏损,其亏损额几乎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亏损额相当。由于公众对这一救助行动有所警觉,因此,投资者都对华尔街如此草率地救助一家对冲基金的举动感到不可理喻。迫不得已之下,各家银行纷纷减弱了他们对救助银团的支持力度。有意思的是,不久前还为华尔街各色人等所津津乐道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现在已经成了无人问津的烫手烂山芋。

事实上,尽管这些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确实很大,但远没有大到那些好事者所宣称的那种地步,出现“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第二”的可能性,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或任何一家对冲基金)的所作所为,都对华尔街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大多数资金非常充裕的银行都没有经受住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获利甚丰的诱惑,并大都在自己内部设立了类似的对冲套利部门,而且还模仿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交易策略,因此,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之后,同样的噩运也都降临到了这些银行的身上。于是,他们在债券对冲市场、俄罗斯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的各类交易,都纷纷亮起了红灯,蒙受了极大的损失。这些银行之所以蒙受如此惨重损失的原因在于他们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太熟悉、太看好了。因为熟悉、因为看好,所以他们群起而模仿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交易策略。事实上,这才是这些银行真正的风险所在。

对于美林证券来说,1998 年的8 ~ 10 月绝对是该公司历史上的滑铁卢,因为就在这短短的3 个月中,美林证券的股价就跌掉了2/3 。虽然还不像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跌掉92% 的资产净值那么严重,但其损失之惨烈仍然让所有人为之咋舌。尽管戴维·柯曼斯基和赫伯特·艾利逊对他们退出自营交易之举颇感自豪,但美林证券的债券交易部门还是出现了近10 亿美元的巨额亏损。由于他们非常担心自己公司的信用评级会受到影响而降低,在赫伯

特·艾利逊的主持下,美林证券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激进的降低成本式做法,并大刀阔斧地裁掉了3 500 名员工,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债券交易部门。到了10 月中旬,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不仅再度泥足深陷,连救助银团中最主要的几家参与行,也就是在华尔街挑大梁的几家银行,也都在其中愈陷愈深了。

现在,艾伦·格林斯潘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了。10 月15 日,联储宣布再次降息,此举表明艾伦·格林斯潘将会持续不断地降息,直到整个金融系统恢复到正常为止。受此利好消息刺激,华尔街股市应声暴涨,债券利差几个月来首次出现了收缩,而债券对冲套利交易也出现了相当可观的盈利。在格林威治,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终于化险为夷了。经过了长达 个月的痛苦、震惊、折磨,最后差一点全军覆没之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终于止住了亏损,而此时他们已经整整亏掉了 0 亿美元。一场凶猛的风暴终于过去了。

2000 年,在对冲基金崩溃的一场余波中,乔治·索罗斯和老虎基金同样遭到了极其惨重的损失。老虎基金在那场危机中宣告破产。

风暴后遗症

像所有的类似情况一样,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亏输,造成了极其广泛的影响。并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投资者、员工、公司的交易对手,以及他们在华尔街的朋友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后果。在挽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时出力最多的赫伯特·艾利逊,因为在主持美林证券的大裁员中树敌过多,在大家对这场危机带来的痛苦稍稍淡忘以后不久,就遭到了美林证券内部对他反应过度的指责,从而使他失去了接替乔·柯兹纳的资格。随后赫伯特·艾利逊便辞去了在美林证券的工作,加入了参议员约翰·麦凯恩的总统竞选班子。而美林证券的风险管理经理丹尼尔·拿波利则成了公司蒙受巨额损失的替罪羊,遭到了撤职处分,随后便请了长假。

高盛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柯兹纳则一直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保持着一种忽冷忽热的浪漫关系。高盛公司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了解到,只要价格合适,沃伦·巴菲特仍然非常希望接下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这个盘子。乔·柯兹纳还给阿尔瓦利德王子打过电话,询问这位沙特富豪是否有兴趣参加另一次出价。但到了10 月底,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各方面的情况稳定下来以后,救助银团就再也不需要高盛公司那些来去匆匆的银行家了。

高盛公司又重新开始忙乎自己公开上市的事了。这一次,他们计划将上市时间安排在1999 年5 月。但曾经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先后押在上市和约翰·麦利威瑟身上的乔·柯兹纳,却没有等到高盛公司公开上市那一天就宣告下台了。1999 年1 月,高盛公司董事会决定将乔·柯兹纳解聘。

一直视约翰·麦利威瑟为自己合伙人的乔·柯兹纳,在离职后再一次向约翰·麦利威瑟伸出了合作之手。1999 年春天,俩人开始携手募集资金,希望能够从华尔街银团所有者那里,重新买下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控制权,但这个计划最后流产了。于是,从高盛公司公开上市中获得2.3 亿美元的乔·柯兹纳,告别了华尔街,转而专心致志地参加了新泽西州民主党参议员的竞选。在高盛这个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公司中,内心中充满矛盾的乔·柯兹纳,不失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在唯利是图的世界中还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所处地位的人。尽管约翰·麦利威瑟一直是他的竞争对手,而且还是一个令他非常失望和头疼的竞争对手,但不管怎么说,乔·柯兹纳一直都没有放弃他对约翰·麦利威瑟的尊敬和喜欢。

瑞士联合银行输得就更惨了,不仅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中的投资分文不剩,连拉米·戈德斯坦负责的股票衍生工具交易,也让他们亏得血本无归。不久,一度被视为瑞士银行业王子、同时也是瑞士联合银行摇摆不定的战略制定者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蒂斯·卡比亚拉维塔,即告引咎辞职。由作风更加谨慎前瑞士银行首席执行官马塞尔·奥斯佩尔接任。上任以后,马塞尔·奥斯佩尔立即着手清理门户,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老朋友安德鲁·斯西利亚诺很不幸地成了此次大清理的牺牲品。有意思的是,他是瑞士联合银行第一个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购股权证提出疑问的人,而他遭受清洗的原因竟然是:他未能将这一看法反映给银行的决策层!

银行家信孚则在俄罗斯市场上遭遇了滑铁卢,此前,该银行一直是俄罗斯市场最大的以卢布计价的证券买家。而与此同时,该行在巴西及其他新兴市场上的投资,均惨遭失败。就好像要对其自视甚高的董事长弗兰克·纽曼进行一番嘲讽似的,该行最后被迫卖给了它的竞争对手德意志银行。在此期间,弗兰克·纽曼那说不清道不明的自尊心,还差一点使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救助行动归于失败。但不管怎样,弗兰克·纽曼还是为自己的出局争得了大约1 亿美元——一笔他绝对不配获得的奖励金!

旅行者集团/ 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董事长桑福德·威尔则依然像以往一样,扶摇直上。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的购并非常顺利地按原计划实施了。而一直为谣言所困的雷曼兄弟公司,也很快地从流言中恢复了正常。大通曼哈顿银行(如果没有该行的大力支持,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早就垮掉了)的贷款最后拿回来了,也总算是全身而退了。事实上,真的要感谢这一次的救助行动,才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得以应付后来一次又一次的保证金追缴,才能够将所有积欠的债务全额清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