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什么会发生副作用?

新育儿百科 作者:(日)毛利子来


那么首先让我们以几种药品作为例子,就副作用问题展开具体的讨论。药物一旦被人体吸收并进入血液,就会到达身体内的所有地方。这时,药物不只在我们为它设计的目的地,即病灶处起效,它还会作用于其他脏器,这是我们无法制止的。比如说大多数的支气管扩张,在对支气管起效的同时,也会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速。此外,可能还会伴随着手部颤抖。

想要制造出没有这些副作用的支气管扩张剂,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因此,如果想治疗哮喘,就必须忍受心跳加速和手部的痉挛。但万幸的是,连续服药一段时间后,身体就会适应药物,手部的痉挛也就消失了。抗组胺剂是一种用来治疗过敏类疾病的药物,其副作用是导致患者失眠。虽然有时会用安眠药配合使用,但有时会收到孩子每次喝药后就会发呆的反馈。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副作用。此外,副作用的显现方式也是因人而异的。每次我服用抗过敏剂之后就会浑身乏力,甚至连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然而却完全感受不到睡意。就像人的酒量有大有小,药效也会因服用者体质不同而产生差异,副作用也是如此,这一点请读者一定注意。再有,与副作用略有不同的是,有些病的治疗药物对于其他的疾病也可能产生疗效。比如说有一种叫做盐酸赛庚啶的抗组胺的药,经研究证明具有增进食欲的效果。

因此对于那些食欲低下的孩子,盐酸赛庚啶会被医生用作食欲增进剂。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盐酸赛庚啶增进食欲的效果就不再是“副作用”了,但如果孩子的母亲告诉我们“这孩子服用了鼻炎药之后,饭量就会特别大”这样的话,增进食欲的作用就要被称为副作用了。由抗生素引起的腹泻也可以称为是副作用的一种,它同样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事之一。

其原理是,在我们的肠道内,存在着一种叫做肠内细菌的菌类,它们可以防止病原菌的侵入。但当我们服用抗生素的时候,肠内细菌也被抗生素杀灭,肠道内就失去了防病的屏障,病原菌就趁机在体内大量滋生,引起腹泻。只杀死咽喉部的细菌,不对肠道内的细菌起效——如果有这样的抗生素就太好了。但事实却并不如我们所愿,所以当我们使用抗生素时就一定要做好腹泻的准备。相反,有些药的副作用会引起便秘,比如说磷酸可待因就是这样。磷酸可待因又简称为可待因,有很长的应用历史,作为止咳药,它是十分有效的,而且有镇静作用。但是,正像人们常说的止咳又止便,它会引起十分严重的便秘,这使得这种药的使用变得十分困难。

各种副作用的症状那么接下来,我们按不同症状列举各种副作用,让大家了解一下各种副作用都是由哪种药物引起的。药疹(皮肤上出现的疹子)如果要选出一种药物副作用的代表,那一定就是药疹。药疹是由吃药引起的皮肤出疹,疹子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引起药疹的药物也是多种多样的。与其说是引起药疹的药是多种多样的,不如说所有的药物都有这种可能性。

但对于孩子来说,引起药疹的药物绝大多数属于抗生素类,特别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烷类、头孢烯类药物尤为多见。药疹,多数情况下是遍布全身的细小的红色突起。类固醇的副作用明确知晓的副作用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我认为最著名的副作用类问题当属副肾皮质荷尔蒙的副作用,特别是治疗特异性皮炎时使用的,副肾皮质荷尔蒙的外用药膏引起的问题副肾皮质也称为类固醇,在我的眼中这些名字都是十分平常的,但很多人都认为它仿佛是绝对不可沾身的,十分恐怖的药。

然而实际上,类固醇是如同唤起奇迹的神明一样的药物。在迄今一百余年的历史中,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学成就就是抗生素和类固醇的发现,这绝非夸大其词。比如说面对统称为胶原病的一类疾病时,没有一种药的疗效能够超越类固醇,我们只能依靠类固醇。面对严重的支气管哮喘时,类固醇也是挽救生命的良药,治疗其他许多疑难杂症时,我们也经常用到类固醇。

这些时候即使使用类固醇以外的其他药物,也不能取代类固醇的地位。但这种药效极强的物质,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只不过,副作用的大小会因药的剂型而大不相同。比如说制成口服药、药膏和喷剂类药物之后,副作用的产生方式就完全不同了。此外,即使是同种口服药,也会因用量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副作用。如果大量服用口服药,长时间积累之后就会产生许多种副作用。

首先,会出现脸部变圆(也称为满月脸),随之体重增加,长粉刺以及毛发变重等。有时还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还可能造成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细菌或霉菌感染。虽然有这么多的副作用,但顾不了这么多还是得用。因为有些病不用类固醇就治不了,或不用它就没法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毫不犹豫地使用。将类固醇的效果和它可能带来的危害相比较,当效果超过副作用时,即使它有副作用也只能使用。有些药疹是服药后马上就会出,有些则是在持续服药1~2周的过程中发生。一旦服用某药品发生药疹,家长要记住这种药的名称,下次去医院时要告诉医生:“我家孩子服用某某药以后起过药疹。”只要下次不再使用这种药品就没事了。

药疹可以说是一种过敏,除药疹以外,过敏还有可能引起强烈的过敏反应即过敏性休克。但一般情况下给孩子服用的口服药很少引起过敏性休克。过去孩子也经常被注射抗生素,所以曾经有过儿童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事故。因此,对注射抗生素的问题需要特别慎重。另外在头孢菌烷系列抗生素里有一种叫头孢氯氨卡的药物,也有关于口服这种药会引起休克的报告,所以需要注意。诱发哮喘对易患哮喘的孩子使用阿司匹林时可能引起哮喘发作,这种情况称为阿司匹林哮喘。阿司匹林是非类固醇性消炎镇痛剂中的一种,除阿司匹林以外的非类固醇性消炎镇痛剂也同样有可能引发哮喘。

在此我想就非类固醇性消炎镇痛剂这种名称很长的药物进行一些说明。类固醇这种药物正如前面已经涉及的,是指副肾皮质荷尔蒙(→见前一栏目)在抑制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生的炎症时最有效的药物。在控制炎症的同时又有止痛作用,所以它是一种消炎镇痛药。在类固醇以外的药物中有些也具有和类固醇一样的消炎、镇痛作用,它们被统称为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这类药物的效果虽然不像类固醇类药物那么强,但因为其副作用较小,所以被广泛使用。

市场上作为药物出售的阿司匹林、布洛芬、服他宁、茚甲新消炎痛、rokisoninrokisonin,一种止痛药,尚未在中国市场出售。——译者注等,都是这类药物。这些药除了有镇痛作用外,还具有很强的退烧作用,所以曾有医生把它用作儿童退烧药(可能现在依然有这种情况)。但是,后来人们了解到,给患有流感、水痘的病人使用这类药物时,有可能引起脑炎。这些消炎镇痛剂是不可以用作孩子的退烧药的。退烧药中只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安全的。除此之外请记住,这些消炎镇痛药是有可能引起哮喘、脾胃不和等疾病的。便秘与腹泻被用为止咳、镇痛剂的磷酸可待因,会导致严重的便秘;抗生素易引发腹泻。痉挛 经常被用作治疗哮喘药的茶碱,一旦对婴幼儿使用就有可能引发痉挛,应当避免使用。同时使用被称为喹诺酮类的抗生素和非类固醇性消炎镇痛剂来治疗细菌感染症,有时也会引起痉挛。关于副作用的思考在这里举出的副作用都是有明显症状的,因此比较容易理解。但此外也存在没有明显症状的副作用。比如肾损伤、肝损伤、血液损伤等,都是不可见的。但是这类副作用大都是在用强效药物治疗重大疾病时出现,而这种情况都是一边检查一边治疗的,所以这些重大的副作用一般是不会被忽视的。

对于副作用,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并停止用药,一般就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虽说如此,药物还是尽量不吃为好,即使一定要用药也是以尽量缩短用药期间为好。日本的治疗中存在用药不对症和使用某些药物期过长(虽然是对症的)的现象,我们只能称之为药物的乱用。大量的药物宣传流行于世,使大家渐渐产生了对药物的迷信,百姓中也许会出现没有药就治不好病或者想用更强力的药的想法。如果被大夫告知这种程度的病是不需要吃药的,请你欣然接受;再有,如果觉得不再需要吃药时,请勇敢地问医生:“我还不能停药吗?”如果有“虽然有必要时会吃药,但一般来说,很讨厌吃药”的想法,并把这种想法明确告诉医生的人多起来之后,认真思考这类诉求的医生也就会多起来。

这样,日本医疗被称为泡在药罐子里的情况才有可能好转。关于替代治疗如果就此中止对药物的讨论,一定会有人认为谈得不够充分全面吧。可能会有没有谈到中药或忽略了针灸治疗之类的质疑与不满。我本身曾接受过针灸治疗,对中医药也略有学习,并服用过中药。但是扎针灸、吃中药这样的治疗大多是针对成年人进行的,很少以这种方法给儿童治病。其实我也想对这一现象展开讨论,但让我们把话题的范围再扩大一些,把它放在“替代治疗”这一话题中,一起进行讨论。五花八门的替代治疗虽然我们对替代治疗这个词耳熟能详,但似乎有被误用的情况。比如说对于晚期癌症,当现代医学已经束手无策的时候,以其他的方式进行治疗,便会被称为替代治疗。这确实是替代治疗,但这应该说是狭义的替代治疗。

据对替代治疗有深入研究的小松奈美子的著作《综合医疗之窗》来看,替代治疗应如下定义:20世纪70年代初是一个世界形势风起云涌的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民众运动。因此随着患者权利的不断被强调,出现了类似“近代西方医学(现代医学)真的是万能的吗?”之类的质疑。由此人们开始寻找能替代近代西方医学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就被称为替代治疗。

从小松女士的这种观点出发,替代治疗就是近代西方医学以外的所有治疗方法,具体内容就应该是下面这些要点:一、 传统医疗和巫医(中医药、印度医学、世界各地遗留的符咒等)。二、 与西方医学对立的医疗体系(19世纪到20世纪初为对抗近代医学而产生的医疗体系,如顺势疗法、骨病疗法、脊柱按摩疗法、自然疗法等)。三、 民间疗法(食疗、断食疗法、健康食品、功能性食品、温泉疗法、香料植物疗法、花卉疗法、淋巴球疗法、丸山疫苗疗法、尿疗等)。四、 身心互动疗法(心象疗法、疗养接触疗法、芳香疗法、动物疗法、音乐疗法、绘画疗法、冥想疗法,等等)。

根据什么选择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真是五花八门。在以现代医学为主业的医生当中,我算是比较了解替代疗法的了,但仍能举出许多没听说过的疗法。恐怕这个世上根本就不存在精通所有这些疗法的医生。即使是体验过上述种种疗法的人,大概也是除了自己体验过的疗法以外,并不关心或承认其他替代疗法。比如我们从未听说过某人去断食疗法诊所治疗,却被奉劝“你更适合顺势疗法,你去那里看看吧”之类的故事。另外,不管是哪种疗法都有其擅长的领域,同时也有其局限性。比如“这种疗法可以治腹泻,但治不了肺炎”等情况正是这类治疗的特点。可是经历过种种治疗法的人一般都会坚持说,各自的治疗法是最万能、最有效的,弄得我们不知选哪种方法好。比如想用替代医疗的方法给孩子治哮喘的人,看了上面的一览表想从中选一个时,根据什么来选呢?

如果每个疗法都标明“此种疗法的治愈率是△%”这类数据的话,我们可以根据它来选,但替代治疗不给我们这些数据。如果是现代医学的话,它会告诉我们如果手术治疗的话治愈率是△%,服药的话是△%,有了这些具体的数据,我们才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疗法。基于上述原因,我不清楚某个替代疗法的具体疗效,所以在此不能给各位推荐。针灸与中药正如前面所说的,我在治疗中采用过针灸和中药,所以在此略作说明。首先是针灸,这种方法对疼痛很有效果。肩酸、腰背部疼痛、肌肉疼痛时,针灸有时可以一针见效。对儿童可以使用一种小儿用针,扎针时不怎么疼。孩子一般不会肩酸或腰背疼痛,所以针灸一般用于改善过敏体质儿童的体质。

但其效果并不明确。因为见不到用针灸治疗哮喘的结果是得到了△%的治愈率之类的报告,所以效果难以明确。另外,中药在治疗过敏性鼻炎以及过敏性肠道综合症时,也可见一定效果。但明确证明这一效果的论文很少见到。另外使用时还需要注意有些中药伤肝的副作用。比任何事都令人担心的是中药原料中使用的药草的农药污染。这些药草在原产地是怎样制造的?有没有农药污染?等等问题令人担心。每天给孩子喝中药,有可能等于每天给他的身体里加一点微量的农药。因为这种担心,我不建议给孩子长期服用中药。替代医疗今后会被不断研究,数据也将被不断推出。在明确效果的数据出来之前,我不建议大家去看替代医疗。不知大家有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