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心 理 分 析(9)

人格与行为:管理心理学基础 作者:(澳)罗伯特·斯宾雷


的理论的可能范围之外,目的论只是采取了不同的解释方式。它认为,人如果从一定的前提出发,这个前提看起来可能是无意识的,只是因为人把该前提看作理所当然的。在初期,这一说法被看做是很有见地的,毫无疑问属于上述范畴。例如,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一前提出发,我们按此行事,无需有意识地去参考其他存在的信仰,因为结果已经贯穿到我们遵循的行为模式中了,这是毫无疑问的。弗洛伊德把反常归结于各种无意识动因力量的突破,而目的心理学则进行探索并表明遵循具有反常特征的行为前提会导致怎样不合适的行动结果。

防 御 机 制

在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中,主要的防御机制是压抑,为了补充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下面我们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一简要概述。

能量来自于本我。本我是一个储藏库(大概可以这么理解,这个储藏库不是没有限制的),其中的部分能量用于构成自我,自我本身也被赋予了能量(起初能量来自本我)。在自我的指向下,自我的能量能抵抗或者阻挡本我的各种冲动,它与现实相联系。当自我断定某些本我冲动会导致危险情形,亦即现实中的危险时,它就发起危险信号 这种状况称为“信号焦虑”。焦虑(呈现不愉快的状态)就启动“快乐原则”的运作活动(源头是本我),这一行动支持自我对抗本我的冲动表达,因为本我冲动被看做是危险的。然后,自我就利用它的一般形式(快乐原则)从本我那里获取能量,建立屏障来对抗具体的本我冲动(针对快乐而言)。

在这种情况下,自我能利用任何方式,这些方式看似是在阻止危险冲动的实施,如分散注意力、精力充沛地追求不同的目标、做白日梦等。总而言之,这种方式无所不包,这些策略均用于防御和其他目的。但是,自我的某些策略只为防御本我冲动而存在,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将这些策略称为“防御机制”(1936)。在能够观察到的行为中,它们是特别充满趣味的一部分,因为这些行为是把可观察到的各种外显因素结合起来,其结合方式虽然有点特别,但是却完全可以识别出来。防御机制一说貌似是新确立的见解,但乍一看上去还是能够让人接受的。

压抑

压抑是自我的活动。压抑从意识中阻止那些不需要的本我冲动及其派生的活动(如记忆、白日梦等)。就有意识的生命来说,好像这些活动并没有存在。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上,这些不需要的材料全被一股脑儿抛到脑后,它不能通过独立的个体被记取或回忆起来。这个体系不允许其他形式的遗忘(如果作适当修改的话,它大概也可以这么做)。在头脑中,压抑这一举动建立了本我和自我间的长久对立。被压抑的内容不断地受到某种集中发泄的性欲(内驱能量的多少)的指控,因为性欲不断地迫切要求得到满足,而自我则通过不断地消耗精神能量,坚持不懈地对性欲施行压制,自我消耗的这种能量称为反性欲。性欲和反性欲之间的平衡是各种对立的力量保持平衡的结果,这种平衡随时可能改变。只要自我消耗的反性欲能量处于比性欲压抑的能量强的状态,那么性欲就会处于被压抑状态。如果反性欲力量变弱,那些被压抑的能量就会从意识中显现出来。

从理论上来说,完全成功地实现压抑是可能的。这样一来,各种有害的冲动就不会跑到意识中来。但是,在心理分析实践中,这个提法就不可以了,因为弗洛伊德理论体系的各个定义阻止了这种可能性的发生,虽然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根据定义可以看出,受到彻底压抑的是无意识,因为压抑是在无意识中出现的,自我在执行压抑的活动时是没有意识的;如果自我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话,这个过程就叫做抑制。按照定义,抑制也是一个过程。在抑制的过程中,由于本我冲动的原因,各种记忆和白日梦等出现在自我中,会转化成全部的本我。自我结构的这一部分因此就永远失去了,在这种程度上,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